今天,偶然在播放器里听到了朴树的《那些花儿》。大概是很久没听这首歌了,当前奏吉他声响起的时候,任由思绪翻飞。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首美得颓废的歌,唱出了自己青春日子里不为人知的小小心思。但是细细想来,这首歌里描绘的青春已然是17年前的事情了。
我还记得很多年前初听这首歌,是在一部电影里。这部电影,不仅是高晓松的处女作,也成全了朴树和周迅的恋情。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下了三位主演的青春。
电影的名字叫《那时花开》,主题曲正是那首《那些花儿》。
《那时花开》是一部让剪辑师剪到手软的片子,光怪陆离的影像和信息量巨大的台词,只是为了说清楚一个简单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青春,爱情大于一切的青春。
故事发生在大学里,被年代染上了一层蜜色的校园在脑中化开,甜甜的。夏雨在女朋友出国后,整天和同样自由散漫的朴树混在一起,玩乐队、追女孩。
开学当天,两个小伙子坐在礼堂的屋顶,偷瞄新入学的漂亮女生。这时候新入学的周迅出现了,她的善良美丽让二人倾心。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向她发起了攻势,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她才是完美并且真实的,别的女孩和她比起来都像塑料模特一样,冷冷冰冰,没有温度。
两个小伙子都是真心珍惜眼前的这个姑娘,这就导致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尴尬,越来越复杂,无法脱身。
有一天,因为不想破坏他们的友谊,夏雨提出了只在周六才和周迅在一起,眼不见心不烦。这个主意当然是幼稚的,但也流露出他们单纯的一面。
他们可以暂时忘记爱情的排他性,也可以深信爱情可以属于三个人。这让我想到了张爱玲说的:“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是一生一世。”
依稀的感情在他们的青春里暗潮汹涌,心若嫩荷的他们在荷尔蒙的撩拨下随心所欲,执迷不悔。在毕业之前,他们起誓,说三个人不再相识不再见面,就这样后会无期。
夏雨说:“后来,我们分道扬镳,发誓不再提起往事。她就象从我们手指间流走的那种叫作岁月的东西一样,偶而还会涌上心头。”
然而故事却并未这样结束。朴树和周迅背离的曾经的誓言,他们结了婚,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院落里。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曾经的三角形缺了一个角而变得敏感脆弱。在一个雨夜,周迅愤然出走,从此再也没在朴树的生命里出现过。
而夏雨呢,他也在多年后违背了誓言,换了新名字并用三种身份横冲直撞进这个女孩的生活里。
他给她打匿名电话:“你寂寞吗?你还想他们吗?”这是他给她的问题,也是给自己的问题。
直到有一次,她发现了电话那头的真实身份,掩面而泣。她很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谁不知不觉叹息,叹那不知不觉年纪,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老狼感性的声音贯穿了整部电影,委婉地讲述这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就像他在专辑《晴朗》里写下的一样:“有一天,当所有的碎片成灰,我们重来…”
时光总是汹涌,它从不等任何人,那部电影距今也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
在电影之外,周迅终于结了婚,现在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影后;夏雨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常对此感到骄傲。
而朴树呢?除了在做新专辑,上音乐节,还在不久前登上电视。在节目里他说:“我真的很需要钱…”听完这句话,我心中五味杂陈。有些人逆流而上,却还是被无力的拖进潮水。
高晓松曾说,《那时花开》本来是写给郑钧和老狼的,等到真正筹拍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年轻,所以就变成了朴树和夏雨,但这其中已经有了一代人的差距。
只是作为观众,我并不担心这种差距。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青春又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回头再听那首《那些花儿》的时候,总会想到那爱情大于一切的青春。
纵使有一天,记忆会被风干,但是依然会有人不断重演青春里那些怦然心动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