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30年,我们一直努力尝试用形象的方式去表达对这种音乐形式的理解。文字、唱片、影像,让摇滚乐成为了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其中,文字赋予了摇滚乐的意义和意识形态,唱片造就了摇滚乐的听觉文化,而真正把摇滚乐解放出来的则是真实视觉的影像作品,让摇滚乐成为一种真正私人的文化产品。
摇滚30年,如果将它比作一副画卷,那么落笔的第一滴墨应是86年“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晚会,当崔健挽着裤管上台那一刻,摇滚乐便跃然纸上。
其后,摇滚乐波澜壮阔的大幕由此展开,从萌芽的星星之火到后来席卷了整片大地。
然而,即便是中国摇滚最璀璨的年代里,由于审美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摇滚乐远没有达到主流的高度。而置身其中的许多摇滚歌手更是籍籍无名,除了被圈内的人熟知和认可外,流传在外的可能仅是几首作品以及寥寥无几的小道传闻。
在那时候的青年眼里,北漂是一趟神秘之旅,而生活在北京的大批摇滚歌手更充满了浓郁的神秘味道,仿佛几粒石子投入湖中,冒了几个泡后即音讯全无。他们是一种什么生活状态?地下音乐的真实面貌是什么?这在当时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团。
因为不了解,因为摇滚乐急需自我展示和被欣赏,在新传媒尚在襁褓中的那个年代,电影和记录片便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传播和详细解读摇滚文化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在拨号上网如同慢性自杀的时代,这些电影和纪录片用简陋的镜头和采访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摇滚的艰辛岁月。那一张张鲜活的脸,一段段珍贵的视频,浓缩成了当年不可磨灭的回忆。
如今,摇滚电影和纪录片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但是,作为一个摇滚爱好者,你有兴趣或者有必要去了解和观看。我想,这不止是传承摇滚的文化,也是对那一批摇滚老炮的尊敬。
第一篇、九十年代
《北京杂种》
便从一部画质太渣、色彩昏暗的《北京杂种》开始。92年,30岁不到的张元还未晋级为中国电影文艺界的大佬,那年他和崔健、窦唯、臧天朔、俞飞鸿等人合作了中国第一部摇滚电影《北京杂种》。
这部影片主要围绕崔健展开,描述了当代青年由着性子活的恣意和愤懑。这些苦闷青年的生活映射了当时许多摇滚乐队的现状,一边是年轻人的叛逆和冲动,一边是困窘无人理解的生活环境。
是坚持自己的音乐梦,还是在潦倒中回归现实,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96摇滚指南》
这部陈佩斯执导的摇滚短片只有一刻钟,演员有李琦、刘金山、姚二嘎等,影片开头是一个昏暗躁动的酒吧,电视里放着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可以看见陈佩斯饰演的沙皮眼中对此的浓浓不屑。
这种不屑,恰好迎合短片中那股又粗又糙破罐子破摔的劲,而这股劲同时又体现了摇滚歌手桀骜不逊的性格,以及看似浮夸其实和低俗共存的现实。
低俗和粗糙,或许是早期摇滚不可或缺的血肉,但也成为了一种讽刺。
1994年《头发乱了》
《北京杂种》的历史地位在于开了第一枪,《96摇滚指南》更多的是反讽,而管虎执导的《头发乱了》其实才是第一部正经的摇滚电影。即便是现在,影片里叶彤的迷茫和激情仍然感动着很多人。
青春是冲动的,摇滚是激情的,如果你在两者前面选择退缩,那么反叛就没有意义,人生也华而不实。
第二篇、新世纪的前十年
2000年《自由边缘》
这部片子很糙,就如同它描述的地下音乐一般,将糙进行到底。
上世纪末的北京西郊,聚集着大批年轻人,他们就像偷腥的猫发现最美味的食物那样神采奕奕。木马、废墟、痛仰,一支支年轻的乐队在泥沼中期待着上岸,他们用原生态的面貌回应着心中最煽情的希望。
2001年《北京乐与路》
在上映前,路本来是“怒”这个字。导演张婉婷是个摇滚迷,拍这部电影主要是想满足自己中学时的幻想,想表现摇滚歌手混出一片天地的野望,以及每个青年最纯真的爱情。
耿乐、舒淇、吴彦祖,三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因为摇滚乐结识在一起,执着着并热爱着。其实影片想表达的很简单,摇滚乐就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青春也是这样。
“这样”,就是希望和力量!
2002年《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
摇滚是什么?是解放?是独立?是长发飘飘?还是压抑的呐喊?
对于摇滚文化,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而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的是摇滚圈的态度。
110个在北京寻梦的年轻面孔,以及他们一分钟的自述,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摇滚人的梦想和现实。
现实和理想的边缘,住着一个叫摇滚的灵魂。
2003年 《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
03年中国摇滚纪录片三部曲的第一部《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问世,导演是刘铉和管圣圣。此片主要介绍了中国摇滚的历史,从产生到现状,用较官方的观点解读了摇滚发展的这些年。
因为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记录和解读成为了该片的重点,用采访加视频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摇滚的历史,或者说阐述了摇滚老炮们心中的摇滚史。
中国摇滚纪念性影像,论完整和官方性,从这一部开始。
2004年《阳光下的灵魂》
这是姜轩导演的第一部学生记录片,虽然本片有拼凑之嫌,不过在各种剪辑镜头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学生对摇滚乐的真诚和热爱。
或许在有些人眼里,摇滚乐什么都不是,但在有些人眼里,摇滚乐是全部。
2004年《公共王国的旅行》
这是记录P.K.14首次全国巡演的影像,这支来自南京的后朋克乐队跟着戴维.哈里斯的镜头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中。从城市到乡村,在每个不同的场所表演他们的音乐。其中也收录了他们欧洲巡演的照片、花絮,以及音乐录像《他们》。对于P.K.14的支持者来说,不得不看。
有些意思的是,本片中居然有手机视频。
2005年《后革命时代》
地上是浮尘,地下则是土壤 。土壤虽然肥沃,却也只能以梦想为食。历时5年拍摄的摇滚纪录片《后革命时代》真实反应了世纪之交中国地下摇滚的生活状态和现状,被评为了解地下摇滚乐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三部曲的第二部,导演是张扬,零距离拍摄了北京“树村”地下摇滚歌手的众多经历。艰辛、迷茫、欢乐和失意,在这部片里得到清晰记录。
这是划时代的摇滚纪录片,不仅因为拍摄的时间,也因为它反映的是地下摇滚人最真实和形象的生存视角。
2005年《中国新音乐的N个瞬间》
这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以叙事的方式重温了那段激情和孤独并存的岁月。
在中国音乐新势力萌芽之初,是谁各自站在了最前方?
对于初涉摇滚的人而言,这部纪录片具有启蒙的意义。
2006年《颓废的东方》
当你试图去抵抗一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走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如果边远重新来看一遍这部纪录片,肯定会痛恨并杀死曾经的自己。
摇滚乐从来不等于颓废,颓废的也许是一些人的生活状态,但音乐本身和酒鬼瘾君子等无关。
2006年《北京浪花》
04年起,两位德国导演历时两年拍摄了这部纪录片,围绕着Joyside、新裤子、杭盖(原T9)、沙子和挂在盒子上这五支乐队的生活起居和现场表演向我们展示了新世纪地下摇滚人的精神面貌。
07年,《北京浪花》在德国公映,Joyside也有幸参加全球首映,并进行欧洲五国巡演。
中国摇滚迅速迈上巅峰,这些外国友人出过不少力。
2006年《摇滚多多》
高巍导演的这部纪录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详细,不愧“多多”之名,其中涉及到的摇滚歌手和乐队因为数量过多在此就不一一铺开。
如果你很想了解中国摇滚的前20年,这部纪录片可以算是个很靠谱的启蒙。
致敬,已然逝去的青春,以及青春里不再的歌声。
07年《单行线》
住在筒子楼里渴望成为演员的女孩儿,热衷摇滚不知生活为何物的男孩儿,衣食无忧却渴望心灵自由的高级白领。
境遇迥异的三个人,因为一次酒吧相遇,便有了这部摇滚爱情的短片。
音乐,摇滚,爱情,生活,压在一起就是一条单行线。
08年《跳马》
这是一个讲述北京摇滚圈的故事,虽然老生常谈,但却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北京摇滚正在面临的窘境和问题。
太多的无聊和无奈,太多的沉沦和虚假,太多的自己把自己当回事,也许最后一点狠狠扇了某些人的耳光,也许摇滚真的就是那么回事。
2008年《果》
陆云飞导演的该片讲述的是摇滚圈里一群特立独行的女孩,老北京话称之为“果儿”,其实就是追随在摇滚歌手身边的年轻女孩。
这原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在拍出后才让人意识到果儿这个群体,虽然这部电影其实和摇滚和果儿并没多大的关系。
有时候,一个噱头就像某只蝴蝶张开的翅膀。
08年《北京摇滚的心》
这是一个借喻,借SUBS主唱抗猫的视角来承载朋克及摇滚乐的意义。
我们在形容摇滚青年时会刻意加上苦逼二字,这苦包含着创作艰辛之苦,也影射着难以被人关注和理解的孤独。
就像一颗钻石,它如果不发光,它就不叫钻石。
08年《朋克冲撞》
瑞王坟乐队,到现在已经绝少人还能想起这支朋克乐队的名字。
如果你不了解这支乐队,看完这部纪录片,你或许会对他们刮目相看,12年北京野三坡音乐节后,已经很少有RWF的消息,听说已经解散。
但作为一支非常耐听的朋克乐队,RWF在旋律和风格融合上确实值得许多人学习。
2008年《见天笑》
同样是高巍的作品,这次他选择的是后崔健时代中国摇滚的代表人物老谢,以单独的视角来拍摄谢天笑的情感生活和一些音乐现场。
单从作品来说,没有什么意思,但这部纪录片里的零碎镜头让我见着了许许多多和我同样疯狂热爱摇滚乐队的歌迷。
摇滚不死,永远是台下的人先吼出来。
2009年《再见乌托邦》
盛志民拍摄这部电影最初是想寻找一个“失踪者”,原做梦乐队的吉他手吴珂。何勇在影片中提及,关于小柯,我听说过的版本很多,他死没死都是个问题。
从初衷的寻找,到主线关于摇滚辉煌的纪念,到最后一群农村青年唱着《真的爱你》的结局,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对摇滚乐的希望,也可以理解成是最后的挽歌。
一个时代的结束,老炮们有许多话要说,新人们也有许多话要讲。
2009年《爱噪音》
中国摇滚纪录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和前两者相比,刘峰镜头下的人物更随意,或者说更贴近我们平常的生活。如果说前两部讲述的是摇滚群体,那么最后一部就像是一个旁观者,仅仅记录下两支乐队的公路巡演,而观念和评价则丢给我们。
《爱噪音》里体现的是细节和真实,所有素材不需要旁白来解释,或许这才是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摇滚精神源于情感表达,具体化和个人化将之推向巅峰。
09年《之时》
之时的“时”字代表了这部纪录片跨度的历程不是一段简短的时光,事实上,片中拍摄以及整理的素材比九年义务教育还来的长。
这是一部关于痛仰前世今生的纪录片,以主唱高虎的视角见证中国摇滚和痛苦的信仰乐队十年间的辛酸历程。
时间已远,我要留下一点光。
2009年《破碎》
导演刘忠宁让Joyside的巡回演出变成了一部写实的小电影。广州、深圳、香港、武汉……边远既真诚又疯魔的本色出演让每一个人重新认识了Joyside一遍。
如今,Joyside已解散,但片中四人抱在一起的画面仍然感动着我。
是生活毁了你们,还是在商业化中迷失,无人得知。
2009年《中国原创音乐20年》
就像导演张艺馨自己讲的那样,这是一部很不完整也不完美的纪录片。三十分钟内,仅是走马观花般地口述了老炮们关于摇滚的热情,本意是清晰描绘出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实质上到最后什么都没说清楚。
仅将之当做一段记忆,或许更好。
2009年《盗版猫》
在影片上映前,曾对此充满期待。
只是结果,有点令人遗憾。
如果你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无厘头的喜剧,兴许还能看下去。换一句话说,这其实不是一部关于摇滚的电影,或者说只是一些摇滚人参与拍摄的讽刺喜剧而已。
第三章:新摇滚时代
2010年《硬骨头》
中国摇滚三十年,出过响当当的人物,然而更多的是一直游离在边缘的人。
热血和热泪铸成了摇滚歌手们的硬骨头,他们奋不顾身地跳入这股洪流当中,或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荣光和道路,或笃定着理想坚持不后退,不论成功和失败,不屈不挠就是他们存在和站着的理由。
如果你热爱金属,请跟着窒息乐队,竖起你的手指。
2010年《北京朋克》
蜜三刀、过失、刺猬、PK14等唱着中国口音的英文摇滚听多了确实会引人发笑,这种中国特色其实不值得推崇,但他们确实是中国摇滚的一部分,尤其是他们的编曲还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
有点不敢想象的是,当外国佬好奇地点开这部纪录片时,他们的心里是该有一百只老鼠呢还是一万只?
2010年《渔湾市》
本片主要记录了湖南的摇滚乐状况,包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9年出现的大多数乐队,拍摄历时五年。
导演魏晓波阐述:03年来到湖南后,买了吉他,刻苦练琴,想组一支乐队但技术怎么练都没长进。后来看了几场本土乐队的演出,于是萌生了拍摄这些乐队的想法,以弥补自己摇滚未遂的遗憾。
2012年《有种》
导演张元将《有种》当成《北京杂种》的续集,而影片中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句台词:身上没有钱,心里没有诗。
我想,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张元对上个世纪摇滚的情节,虽然这种情节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拍错了时间。
一个老去的记忆,一些新生的记忆,当新生的把老旧的当狗血,那么拍与不拍已经没有意义。
2012年《痛苦的信仰》
信仰在中国是一件奢侈品,痛苦的信仰便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该片的主线有两个,一个是普通摇滚青年陈峰,另一个是痛仰乐队,分别讲述了他们不同人生阶段的音乐道路,音乐梦想及个人信仰。
2012年《你见过这样的赌鬼吗?》
这是关于赌鬼乐队的纪录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记录摇滚乐唱片录音的视频影像。
该片从专业、欢乐、友情、疲惫、成就感等几个角度进行讲述,配合乐队访谈及背景音乐的衔接,整部纪录片也仿佛一部超大容量的超级MV。
2012年《超越那一天》
这是中国摇滚首部3D纪录片,也是首部摇滚乐和交响乐合作的纪录片。
同时,崔健作为中国摇滚第一人,更是开创了国内用3D拍摄音乐会的先河,好莱坞众多知名制作人认为这是中国出品的具有国际水准的3D电影。
2012年《乐队》
和《果》象征性地展示不一样,本片中的女孩更能为“果儿”代言。
这部电影讲述了女孩与一支年轻乐队之间发生的种种交汇、碰撞、纠葛,揭示出了中国年轻一代所表现出的盲目向往又矛盾困惑的内心世界。
2012年《岁月无声》
对这部电影的描述,可以引用豆瓣影评里的一段话。
看之前抱有很大希望,想怀旧的稀里哗啦一番,看完以后真心无感。导演试图掺杂太多因素进去:青春,叛逆,摇滚,爱情,现实,兄弟,乃至信仰,最后却只觉牵强。一星给当中的插曲,一星给女主的红裙,一星给自己看完了它。
2012年《许巍:此时此刻》
这是中国摇滚第一次,从创作、录音、访谈,全方位的纪录一张专辑产生的真实过程。
作为中国摇滚新一代引路人的许巍,不管是这张CD,还是这部纪录片,都能看到一个优秀音乐人如何用心去制作的态度。
2013年《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又名:不摇你就滚。
影片改编自小说《那些人五人六的日子》,主演包括现在正红火的宋冬野、马頔等音乐人。如果想看他们白花花的肉,请不要错过。
中国摇滚电影始终逃不过愤青电影的宿命,这一部也一样,但如果摇滚电影不愤青,似乎也不能叫做摇滚电影。
想要真正深刻去表达一些什么,不是随手就来这么简单。
2013年《长春:地下发言》
一个个滚烫的摇滚青年用自己的体温,给这里带来了流动的血液。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给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幻化出一场场酣畅的梦。 但是,他们却也在经历各自的悲喜人生。
这是一部记录长春地下摇滚乐的影片。是一段历史,也是一段未来。
2013年《爱在摇滚的岁月》
据真人真事改编,讲的是十几年前在北京音乐圈打拼多年的“地平线乐队”终于要 举办演唱会,但在当天,乐队成员在乘车去演唱会现场发生了 车祸,演唱会因此取消。在之后的日子 里,乐队成员各奔前程,但办一场演唱会的梦想始终没有丢弃。
这部电影的看点不多,也很难和大多数人取得共鸣,但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的摇滚电影,谨以此致敬!
2013年《我们是谁》
这是黑豹乐队25周年的纪录片,没有窦唯,没有秦勇,有的只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几个老炮,以及新的主唱张琪。
我们是谁,这个主题其实很有意思。
在我们只铭记窦唯、秦勇的时代里,却忘记了摇滚最重要的是一个团队,个人主义虽然是一支乐队的灵魂,但乐队才是真正的根。
2014年《老摇滚》
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两代摇滚人撑起这部纪录片。
该片和许多摇滚记录片不一样,主线不是围绕崔健、唐朝这些知名人物展开,而是讲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摇滚人物。
那批人对摇滚的理解和坚持,塑造了整个中国摇滚的辉煌。
2014年《摇滚在二十,四十,六十岁》
和处女作《老摇滚》里侃历史不同,该片中导演侯祖辛直接取样老中青三代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梁博、高虎及导演的父亲侯牧人,用真实的生活让摇滚看起来不是那么高冷和生僻。
或许因为拍摄的手法,这部纪录片里展示的内容仅是定格在三个不同人物上,却没有从时间概念上去延伸三个时代的共同特点。
2014年《行者-在那摇滚的故乡》
这应该算是中国摇滚史上最大型的纪录片,总共有8集,破天荒的把中国摇滚呈现出了一种文化感和归属感。
去英国朝圣与中国摇滚走出国门是两个概念,摇滚音乐人和摇滚文化是两个概念,摇滚精神和哲学传承是两个概念,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行者这部纪录片里被赋予了实际的意义。
2014年《摇滚南京》
本片通过对三位南京摇滚客生存现状的真实呈现,以及多位南京摇滚资深亲历者的真诚讲述,让热爱摇滚乐的观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走近真实的南京摇滚。
其实,每个城市都一样,一样的浮浮沉沉,一样的青春热血,而冲着这部纪录片去的,很多人是为了李志。
听李志说南京话,那一刻,你有么有笑出来。
2014年《西摇记》
那是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代,穷困,躁动,死不妥协,对这个厚重城墙包裹的城市来说,那是它摇滚乐的黄金时代。 首部西安摇滚纪录片,从未公开过的封尘影像,见证西安摇滚的青春。
从西安走出来的知名摇滚歌手有不少,这片黄土下永远不少躁动不安分的灵魂,当你想要真正去认识和读懂,你必定要回到这个城市,在黑夜的城墙上去聆听撒野的声音。
2015年《我要上迷笛》
如果说伍德斯托克做到了摇滚音乐节的极致,那么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当属迷笛音乐节,这不仅是摇滚歌手展示的舞台,也是每个摇滚迷的舞台。
这部去年的纪录片与其说记录着王骞和惊林等四支乐队的摇滚梦,不如说记录着所有摇滚迷的情怀。
那每一个现场,每一声欢呼,都有你我的身影。
后记:
中国摇滚30年,如果把它看成零碎的无主题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果看成粗粝的雄奇的,就是一座挺立伟岸的山峰。
那么,山巅也好,山脚也罢,都是一条充满惊喜和希望的路,但愿这条路上永远流动着未知的憧憬和对已知的敬意。
最后,因为篇幅和时间关系,遗漏之处,还请海涵。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民谣窗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