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说,魔岩三杰是个说烂了的话题
但有些事情,那些细节,我们还没懂
比如何勇的父亲,何玉生
2.
「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
和那些或激昂或冷酷的画面比起来,何勇鞠着躬介绍父亲时的温情,反倒成为更经典的一幕。
一个是举止癫狂的朋克少年,一个是稳坐如松的民乐艺术家。一个穿着象征叛逆的海魂衫和红领巾,一个身着长袍气定神闲地眯起眼睛。
目睹这一幕的人不知能产生多少联想:那个年代突然拿起电吉他的青年,多半是不能被长辈所理解的,更何况,一个民乐艺术家的儿子,竟然拿起了西洋乐器,还蹦蹦跳跳不成体统……他是怎么被包容的?
离经叛道的儿子,宽容大度的父亲,动静新旧的反差之间,是新生的希望。如果摇滚乐能被传统民乐艺术家接受,何愁不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呢?
加之人们对这些新鲜事物得到「权威」认可的渴望,何玉生作为长辈的姿态,很容易成为一个符号被赋予更多意义。
人们谓之「打破老一辈传统艺人与新生代音乐人的隔阂。」
但真实的故事并非如此。
3.
时隔近二十年,某天,何勇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现在大众视野里——他和张楚去湖南台录了《天天向上》,并在现场演了钟鼓楼。
何玉生老先生也登场了,还讲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比如,他不仅支持何勇做摇滚,更是何勇的启蒙人。他说:
「我从小也喜欢流行音乐」
「中国第一个弹电吉他的就是我」
他们讲起何勇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崔健在大院里演着自己的歌,鼓仨儿就住在隔壁,刘元的父亲刘凤桐也是何玉生的同事……
他们讲起,70年代末就接触西方音乐的何玉生,带过的学生包括毛阿敏、那英、孙楠……
当然,还有何勇,何勇的吉他,就是他教的。
原来故事并不是儿子背叛后父亲的包容,而是另一种传承。
4.
摇滚不是一代人的事情,甚至不是从崔健那一代人开始的事情。
第一代摇滚人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音乐人家庭,特别是北京的大院子弟,最典型的就是崔健。他们有最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他们有足够的音乐素养理解和演绎出这些陌生的激情——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父辈。
除了创造客观条件,还有启蒙。
崔健的父亲崔雄济是部队背景的小号手,崔健在北京的每场演出,他几乎都不会缺席;正如崔健的音乐中,小号也是标志性的存在。
崔雄济曾经在电视上评价过崔健的音乐:「崔健的歌里头,我觉得《最后一枪》比较好。」
他们的孩子和自己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但他们真正的角色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启蒙。虽然真正走到台前的,只有不发一言的何玉生。
5.
2010年一场名为“怒放”的老炮拼盘演唱会上,何勇和许多故人重新占到了一起。
何勇发福了,但海魂衫还在。还有更多熟悉的悸动,比如:何玉生老先生。人们拼命地重现着那段经典的历史。94年的那个晚上,何勇曾经在现场作出这样的总结:今后的历史会证明这一切。
但这次,何玉生坐在了轮椅上。因为之前出过车祸。
最怕的是睹物思人,一切仿佛如旧,但心里都明白缺少了什么。
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听说了何勇欠佳的精神状态。自从1996年被禁演之后,何勇的状况似乎没有好起来过。
何玉生,这位父亲身上,承担了更多。更多纯粹来自生活的压力。
曾经有记者乔装成歌迷去采访何玉生,他叹了口气说:「他以前不是脑子有点问题吗?现在又犯病了,我送他去治病。」
在现场动容的人们,这些年间,也各自经历了难以言尽的人生。这次经典重现,更多的倒是悲凉。
6.
还有一个人,当年何勇也在台上喊着他的名字:
「笛子,窦唯、窦唯……」
窦唯自愿放弃了属于他的辉煌,后来人们提起他,都是加上「王菲前夫」的称号。
今天,故事又不一样了,人们会这样提起他——「窦靖童的父亲」。
而窦靖童在出道之前,参与过一张窦唯的专辑:《潸何吊》。
在那张专辑里,窦唯负责瑟,窦靖童负责人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负责笛子和排箫——窦唯的父亲,窦绍儒。
当年,正是身为管乐手的窦绍儒把窦唯引上音乐道路。
7.
何勇参加的那期《天天向上》是录了前半截,节目的后半截,属于后来登上央视的GALA乐队。
乐队成员上台后,帅气的鼓手表示,当年学吉他,就是从何勇的《钟鼓楼》开始的。
GALA之外,还有更多没有进入主流视野,或甘于耕耘于地下的年轻人们。他们曾经被过去的摇滚故事感动,一步步踏进门,再走向不同的道路。
尽管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民乐艺术家不可能在台上pogo,魔岩三杰和中国摇滚的传说也只是过去。后来者们有属于自己的方向。
不过有两个词并不冲突。
一个,是革新;另一个,是传承。
(微信公号:rocktheol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