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音乐猛料 神奇的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被称为“后现代艺术”的无声音乐

给你一首歌的时间你能听出多少情绪?欢快、悲伤、往事不断重演,还是未来无限美好?当一首歌里的音符全部被换成休止符,你是否还能听到这些情绪?或者会有更意外的发生?

美国的著名作曲家、哲学家约翰·凯奇一生中最传奇性的作品就是《4分33秒》。这首首演于1952年的无声之曲曾在西方艺术界引起过轩然大波。虽然它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之作,不少派别仍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在一次演出中,诺大的演出厅座无虚席,观众们翘首以待这位著名作曲家的登台演出。在热烈的掌声过后,约翰·凯奇整理衣装走上舞台。

他健步如风,面带微笑的向观众席鞠躬,转下身去翻开乐谱,表情转为庄重,他拿出怀表,第一乐章便开始了,现场鸦雀无声此时的画面仿佛被定格了,视频里的进度条却告诉你,不,时间是流动的,可能是你的耳机坏了,仔细听还能听到现场窸窸窣窣的摩擦声。当你检查耳机无误时,却陷入了迷惑——他演奏的是什么?

这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观众席里亦是一脸茫然与坐立不安。约翰·凯奇调整姿势,下一乐章开始了,直至4分33秒时,演出结束。约翰·凯奇起身鞠躬后,观众席传来雷鸣般的掌声,虽然很多人依然一头雾水,但并不吝啬这掌声。

曾有人说,“这是一首任何乐器都能驾驭的曲子,但是钢琴演奏居多。”后来著名的指挥家劳伦斯·福斯特用交响乐队来演奏这首曲子。演出前,劳伦斯·福斯特带领乐队多次排练和调音,演出时也根据每一乐章来翻乐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轻松也最庄重的演出。

这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约翰·凯奇曾对佛学禅宗深有研究,在“万物皆生于有,而有生于无”的影响中,《4分33秒》应运而生。1952年首演后,有人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实验性音乐,称之为后现代艺术。又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画家出一本无画之册,作家出一本无字之书,演讲家做一场无声演讲,都可以称之为后现代艺术呢,甚至连武则天的无字之碑也可以是后现代艺术呢?

当然不。历史已经给出答案。画家无画之册,作家的无字之书,只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模仿,而无字之碑,也是一个历史政要遗留的一个政治命题,而《4分33秒》的意义却在21世纪有着愈加显著的暗示。

假如在如今,你是坐在台下的观众,面临这样一场无声的演出,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立马拿出手机拍小视频发朋友圈、发微博,质疑台上的人是不是骗子,应不应该退票?我们是否会安静的、不掏手机的听完这首歌?估计悬。

无论什么样的音乐现场,我们似乎已经很难摆脱电子产品的绑架,去沉入音乐里,而扩张开来,很多人已经无法摆脱数据的更迭,去真正的审视自己。在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发声部位的当下,有形的撕逼、无形的嘈杂铺天盖地,属于你自己的声音是否已被埋没其中。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品的定义,不在当时,而是若干年后,它对这个时代是否还息息相关。《4分33秒》正是有着这样的预见性,仿佛让人看到1952年的约翰·凯奇对现代的音乐人和听众们说,年轻人,你们太吵啦,该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咯。

正如约翰·凯奇所说,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除了台上演奏的乐器,台下所有的声音都是构成一首乐曲的重要部分,聆听内心的声音也变得异常重要。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Everything we do is music.

这4分33秒,有人听见了山呼海啸,有人却未闻风声,你呢?

原创文章,作者:不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正在看

诗与远方

痛仰正在成为中国农村摇滚顶流

有话直说

那些霸屏抖音的翻唱博主,不是野就是癫

有话直说

骂别人抄袭的网易,自己却在偷偷剽窃…

张, 不二

他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文章数
391
阅读量
173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