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4Cypher讥讽农民工这个事儿,热度是越来越高了。
今天还上了热搜。
反正听了前因后果,三层很直观的反应。
第一层,不轻信,毕竟反转之反转的事情太多了,大学社团搞说唱,比较主流的思潮,还是草根文化、人民立场,印象里一般还挺正能量的。
于是找来听了听。
结果,就有了第二层反应。本能的厌恶。
唱歌的这个孩子,第一眼捯饬的挺像那位不可言说的Young OG的。不光外貌挺像,那个唱歌全程电音拉满,也颇有当年那位的风采。
歌词很迷惑,“我们的野心太大从社团要开到公司,我们的出现就像股票进入熊市。”
啥叫熊市?不应该是牛市吗?
然后重点是后面两句,“留给你们的只剩下竖起来的中指,看你们争先恐后像农民工讨要工资。”
画面里,他居然真的就竖起了中指……
第三层,一种悲悯,五味杂陈。
出于他的歌词引发不适,但与不适对应的,并非出离愤怒,还是巨大的悲哀。
学生,原本最应该书生意气,最应该和土地有天然的情怀的一拨人,就是这么看待农民这个阶层的。
更甚于,一个中指,似是急不可耐地切断与泥土血脉的联系。
目前这个孩子疑似“道歉”。嗯,姑且算作道歉吧。
鲁迅说,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他还说,救救孩子。
聊三件事。
为什么上海大学的学生要这么唱?
表面是一个流行文化的问题。
嘻哈音乐,基本上已经是当下青年文化的主流了,哪个学校里面没几个搞说唱的社团,街头拉几个年轻人,肯定有几个能没头没尾地来几段Freestyle。
“酷”的一面,肯定是吸引当下年轻群体的杀手锏。
什么叫“酷”?
特立独行的装扮是酷,大金链、肥裤子,后来一些所谓的流量,又把这种装扮具象化了,比如前面聊到的那位Young OG。
出口成脏的内容是酷,左一句黄祸,右一句黑鬼,年轻人的荷尔蒙本来就无处安放,有这么好的一个出口,当然不容错过。
标榜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酷,尤其是说唱音乐脱胎于城市,这和我们当代的年轻人,身处城市化大潮中的原住民,有天然的亲切。
但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思考过,嘻哈真正的“酷”,并不在这里。
所谓装扮的特立独行,不是穿搭,而是图腾;
所谓内容的粗俗不堪,不是发泄,而是反抗;
特别是所谓的生活方式,嘻哈诞生于穷街陋巷,表达是城市的,但内核是属于底层的。
到了我们这里,因为是城市的,居然就成了精英的文化,渴望成为精英的人,不遗余力地把嘻哈文化当作了自我标榜的手段。
而切断与土地的联系,俨然成了一种投名状。
这就是我想聊的,穿过流行文化,整个事件的问题,实际是一个认同问题。
这一代的大学生,似乎离着土地、离着民族的根越来越远了。
这事儿非要清算,也实在算不到嘻哈音乐,或者流行文化的头上,应该是归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商品社会的思潮。
前所未有的,“农民”一词突然成了骂人的话,背后尽显小商人阶层的嚣张。
再加上大批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打工了,雇主以打骂管理,世风一下恶俗。
这次,上海大学讥讽农民工,可以看作三十年恶俗之风的延续。
前面提到一个词,“悲悯”。
悲,是悲哀,也就是说,土地、血脉、民族,这样严肃的命题,在说唱中,真的只配做一个“反派”“对立面”“假想敌”。
难道,歌颂土地,就一定是土,从此与酷绝缘吗?
我不这么认为。
滚君自认为,听过最酷的一首说唱,来自崔健,《农村包围城市》。
比范儿,没有正得过他的吧,电子音乐的前卫,摇滚热浪伴着喷薄而出的人声,酣畅淋漓。
真正厉害的是歌词,每一句都像刀子,让人思考所谓的城市化,究竟带来了什么,带走了什么。
崔健说起过他写这首歌的初衷:
“我唱这首歌,主要是为了表达,我们也来自农村,我们也是农村的后代,我认为环境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唱这首歌是为了让大家想一想,倒退到农村时代、农业时代,我们的环境会是什么样?”
也许你不认同,但我始终认为,因为背靠着土地,嘻哈音乐在中国才更有生命力。
而提到的“悯”,是怜悯,因为感到滑稽,所以觉得怜悯。
聊一聊前段时间火的河南说唱之神,年龄也不大,和这个学生社团的青年比,算不得欺负人。
当时,他把《工厂》这首歌的MV上传,视频号10万加点赞,朝夕之间刷爆了朋友圈。
沉重的画风,色调黯淡的,画面装得很满,硕大的车间和烟囱像扭曲的机器怪兽,没有青年,只有羊群和老人孩子。
旧核的编曲,如梦初醒,不管是吉他,键盘,还是弦乐,都像是潜藏意识中的低语,几欲勾起你不予人知的心事。
离开的人离开了,留下的种种极富宿命色彩:
带着劣质塑料耳机的守村人,鬼火少年在无人也荒村野道疾驰,带着奥特曼面具的孩子,在充满雾霾的田埂上寻找着光……
宿命映照着一种关怀,索性,唱歌的人没有丢失这种关怀。
可悲的是,很多青年已经丢掉了这种关怀。
说的够多了。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农人,曾经可能是最受尊敬的一个群体。
去看史书,或者笔记小说,以前的官员士绅,老有冒充弄农民的嫌疑。
这个自称老农,那个自称渔樵、自称山人,还有的退了休,还得让子孙后代,一辈一辈的念:耕读传家远。
为什么,当农民,是个有面子的事情。
因为农民代表着礼乐最美好的样子,孔子钦定的,“礼失而求诸野”。
可能任谁也想不到,孔子想不到,周文王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们的后人会彻底颠覆这个深入骨髓的观念。
也许是离开了泥土太久,也许是已经习惯了钢筋水泥里的生活,很多事实摆在我们眼前,苍白而魔幻。
就像我们习惯了把“一杯奶茶钱”当成了计量单位,却鲜少关注,卖掉一堆白菜,也赚不回一杯奶茶的钱。
当城乡差距日益,城市化的大潮席卷而过,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背弃了千百年来的习惯了的生存方式。
金钱自觉地流向了道德洼地。
人心亦然。
事情闹了这么大,想然,上海大学的这个学生应该也挺难受的,山呼海啸,孤立无援。
人在无援无望的时候,最本能的做法,是回归土地。
陶渊明过不顺,写“欲辨已忘言”聊的就是这个,不因为才华,因为本能。
人回归了泥土,心就安了,人就完整了。
虽然脚下的泥土,可能被这帮孩子骂了千万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