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了一季的《乘风》,靠魔改周杰伦上热搜了

音乐猛料 糊了一季的《乘风》,靠魔改周杰伦上热搜了

有个事儿最近闹挺大。 《乘风2024》五公舞台,改了周杰伦的《东风破》。 分歧很大。 音乐人和音乐总监的分歧。 演出的两位,一位刘忻,…
自动草稿

有个事儿最近闹挺大。

《乘风2024》五公舞台,改了周杰伦的《东风破》。

分歧很大。

音乐人和音乐总监的分歧。

演出的两位,一位刘忻,流行乐坛的新贵,带有很强的性格色彩。一位陈丽君,越剧女小生的代表,四功五法气宇不凡。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这样的合作,注定不会太兼容综艺节目的主流审美,看得出音乐总监赵兆几次尝试把听感拉回舒适区,但都遭到了音乐人的反对。

无果,于是愤然离场,连署名都不要了。

自动草稿

经典和改编的分歧。

关于音乐,这首歌本来是周杰伦的经典,耳熟能详的旋律,标志性的曲风,到了《乘风2024》的舞台上几乎是另外一副模样。

越剧元素主导,流行音乐点缀,融合有难度,亦有挑战观众耳朵的意思。

这首歌的舞台现场拿到903的高分,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上的大量的质疑与谩骂,“难听”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

我先保留自己的观点。

借这个机会,一起听一听这首“难听”的《东风破》吧。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新龙门客栈》爆改《东风破》,到底难不难听?

碧血黄沙,枯藤老树,两位表演者,一位坐卧屋顶,一位青纱半遮面,一人一句念白,好似一问一答,但聊的又是很写意的内容,没有强逻辑联系。

《新龙门客栈》的感觉。

自动草稿

不得不说,开场很高级。

来听这首歌的人,九成九心中都会有一个预设的,大概什么时候能听到熟悉的旋律,现场呈现和录音室的版本哪里有异?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六分钟的表演,前面三分之一,基本上听不出原曲的影子。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副歌出来之后,刘忻的优势就出来了,陈丽君还是一如既往的戏腔,展示了类似水袖的技法,也很抢眼。

自动草稿

关键在于,当两方都足够发光时,融合势必会有一个排异的过程。

比如那段合唱,很难,考验技术,且费力不讨好,这是我理解的,赵兆所说的“声音打架”。

后面的处理是非常明智的,刘忻收了之后,把舞台让给了陈丽君。

陈丽君是戏曲演员,规矩、讲究,一个人solo了一分钟也并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相反,戏剧表演,眼神里要有戏,所以,最后那个陈丽君面部大特写,隐隐看得出心动的感觉。

自动草稿

聊聊我的看法,这首作品听感上并没有说的那么“难听”,听得出巧思,舞台表演是点睛笔,显露出相得益彰的感染力。

可能不是太恰当,这两位拿越剧作剑,生猛地在越发无趣的综艺音乐舞台,活活砍出了一个大口子。

而相应地,不可能没有问题。

第一个,这把剑很锋芒,但是似乎欠磨砺。

从节目里能看出来,创作加排练的时间很短,不少细节其实可以更精、更准,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处理得更先锋。

第二个,一把新剑,有人使得惯,必然就有人使不惯。

周杰伦原来的版本太深入人心了,一提到《东风破》,那必然是中国风的歌词,R&B的根骨,民乐的点缀,而如今借流行音乐之壳装戏曲的魄,几乎已经是另外一首歌了。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当方文山的词,不再R&B

顺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聊。

20年前《东风破》横空出世,无疑是给当时的华语流行乐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大有石破天惊的感觉。

自动草稿

中国风该怎么玩?周杰伦和方文山给所有的同行都上了一课。

原来所谓中国风,不是所谓之乎者也的八股,也不是所谓丝竹管弦的堆砌,更不是所谓的清丽优雅,东方式的含蓄。都不是!

恰恰相反,他们搞出来的东西有锐气。

歌词有锐气。

“东风破”三个字,乍一听是词牌,但玩味之下又不是。

着一个“破”字而境界全出,让人想到宋代乐舞,琵琶独弹曲破。

用方文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音乐到了最高点,等于是炸开来的感觉。

曲子写的有锐气。

标准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很大气,旋律升降跌宕之间,平静诉说又相当脱俗,而小音域里面的旋律起伏,又让这首曲子更加耐听。

编配亦编得有锐气。

因为它混入了R&B的血统,兼具时尚和节奏,不论是开头钢琴舒缓的铺陈,主歌干净的鼓点和暖色的吉他,非常抓耳朵。

再包括后面的民乐和二胡,可称之为神来之笔,因为敢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强求不来。

自动草稿

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天才的悟性。

很有意思的是,这次引发争议的《东风破》其实走的是另外一个路子。

刘忻和陈丽君似乎很想证明什么。

所以一扫之前的R&B,而是着力于传统越剧的深掘。

甚至说来,可能还不是传统越剧,而是新锐越剧。

越剧的一桌二椅,大众流行趣味的表达。

这就出现了完全另外一首歌的观感,既流行,又不流行,像是古早武侠情怀的回魂,又像是当下国潮文化的兴起。

方文山本来是宋词的意境,北宋苏东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而这个舞台的版本,给的是《新龙门客栈》的感觉,唐诗,边塞诗,孤城遥望玉门关。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袍带、越韵、大女主

多做一点补充。

这场越剧版《东风破》,争议很大,很多人觉得起因是刘忻个人的艺术坚持。

不尽然。

陈丽君的演出亦有“反骨”。

自动草稿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前面聊的,这首《东风破》不是在循着传统,而是在打破传统。

为什么这么说?

越剧在梨园行独树一帜,多得意于初创阶段和开枝散叶的时候,越剧戏班的运营思路。

姊妹剧种望尘莫及。

早期,创业艰难,剧种生存发展,主力肯定是要靠男班。

可男班失败了怎么办?这时候各种女班就出来撑场面,比如说我们这次聊的越剧,还比如我们都熟悉的京剧,京剧女班叫髦儿班。

自动草稿

斗转星移,京剧的髦儿班早就不行了,越剧的女班却活得很好,不仅活的好,当今大部分的演员还都是女性。

为什么?因为,京剧老演些长枪袍带,演大戏,女孩子难以胜任,兴趣也不大。

越剧呢,基本上都是单本的社会言情,才子佳人,莺莺燕燕,这是活到今天的法门。

陈丽君正在逃离这个法门。

自动草稿

严格说起来,她演的也不算袍带,更像是短打,武侠的东西,是大众流行文化永恒的主题,很有魅力。

比方她之前演的《侠客吟》,很飒爽英姿的感觉,贝斯搭李诗,气壮,顾盼雄弥。

还有之前演的《天命》,大女主,额上花钿本是柔美的装饰,这里却看出图腾的感觉。

自动草稿

而到了这首《东风破》,这种观感被进一步强化。

因为有人配合。

刘忻开头的念白,还有低八度,包括后面的变化,更多还是为了突出陈丽君离经叛道的表达。

这是刘忻的坚持,又何尝不是陈丽君的坚持。

聊了挺多。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反倒纠结“好听”还是“难听”已经不叫个事儿了。

毕竟审美,见仁见智的东西。

看综艺节目,切记上头。

我觉得刘忻和赵兆那个对话挺好,看个乐子。

前者说:“我觉得挺好听的。”

后者回:“那你就爱怎么地,怎么地吧。”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封面来源:微博,@灪鬰灪鬰灪灪鬰虋麷爨麣齺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黄晓明竟是内娱唱跳rap第一人?

诗与远方

翻唱朴树圈粉千万的和尚,居然开始搞说唱了...

有话直说

付航,痴迷摇滚的喜剧之王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36
阅读量
591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