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当道的年代,我们好像已经在数据的裹挟下失去了正常的审美。
前有火不过罗湖的香港偶像天团MIRROR,台柱子姜涛号称“港版蔡徐坤,人气吊打刘德华”,实则一言难尽。
后有华晨宇、小鬼王琳凯、姜云升、Capper这四个造梗出圈的所谓新“四大天王”,在网友的公开审丑下,打造了一场内娱的魑魅魍魉现形记。
流量涌向了我们无法理解的区间,在粉丝们盲目跟风的追捧下,他们这样的存在和审美反而成为了风尚。
本以为他们这样的审美污染就已经到了极致。
结果抬头一看,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从演员到服道化都充斥着“粗制滥造”四个大字。
不仅演员都是分不清谁是谁的整容脸,服道化更是走极简路线走成了千篇一律的“丧葬风”。
审美降级之下的市场被大量流水线作品占据,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了其中的重灾区。
影视剧翻拍就更不用说了,新老版《红楼梦》之间的差距像是隔了一条银河,今年翻拍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在惨烈的对比下,更是让所有人都翻出当年的老版又回忆了一遍。
明明已经到了2023年,我们怀念的却还是20年前的音乐影视作品,这样的市场审美和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种悲哀。
良好的审美是我们要用一生去修炼的能力,想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不妨看看这本在豆瓣被3万人打出9.2分的经典之作《美的历程》。
美学大师李泽厚用寥寥数万字,就将中国美学发展史勾勒出了一个笼统而不模糊的形象。
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纯干货,李泽厚从遥远得记不清的岁月开始讲起,将跨越千年的美学发展历史融成了这本并不厚重的书册。
历经几十年来众多读者的品读鉴赏,它的魅力毋庸置疑。
对于美的定义,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个人主观感受。
但事实上,生活里存在很多可以引起大部分人普遍共鸣的东西,比如听国摇的人里90%都会爱万青和窦唯。
他们的存在说明我们的审美感受里,不仅有最基本的动物性感官愉快。
在我们认可和表达美的过程中,思想观念和想象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哲学大师和历史大师,李泽厚用自己精炼的语言,带领读者开启了一场有关中华古典文化的旅程。
他言简意赅地对每个时代下中国的文艺特征进行了概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同的时空下社会的精神特征。
站在美学的角度,他深入审视人类历史,选取其中的精华,让我们穿梭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廊中,用心灵去感受中华文明的艺术之美。
历程的“美”,是作者在历史长河宏观的博览与细致的体会中,挖掘出来的合规律性的文化心理符号。
开篇就是远古龙飞凤舞的图腾,那些原始、简朴的图案里,藏着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的过程。
那些图案对应的不是现实的对象,他们就是最初的观念产物和巫术礼仪的图腾,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图案、文字这些“美”的载体,就已经被赋予了思想上的意义。
翻阅这本书,我们会找到每个时代的宏观审美,然后惊叹于先民的才华:
先秦的神秘朴拙,汉的豪迈粗壮,唐的洋溢潇洒,宋的精致清丽,元明清的束缚与冲突……
见微知著,这些审美特征不是我们今天赋予它们的僵硬词汇,而是无数件文物和一代一代学者带领我们跨越时空所看到的样子。
《美的历程》也是一场生命的历程,在引起整个时代共鸣的文化现象之下,是无数将他们创造出来的人。
从远古直到明清,“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觉醒,在不断迭代的过程里,出现了令我们叹为观止的五千年文化。
历史呈现出来的美纷繁绮丽,却又有脉络可循,那些美被一代代的古人今人创造,从远古传到我们的面前,又带着这个时代的思想随时间一起离开。
书中清晰的截取出了这条脉络,让我们得以看清他们的发展规律,但又不只是如此。
在书中所记载的,既是美的历程,也是思想和人性的历程。
越过时间回望,曾经痛苦徘徊、挣扎前进的浮生百世的复杂人性,在历史中被沉淀,最后展现出时间和过往赋予他们的魅力。
书中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一条清晰的脉络包罗万象,不过几万字,就将中国古典美学囊括其中。
这本全是干货且内容丰富的经典好书。
本书作者李泽厚被一代人尊为“精神导师”,他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美的历程》作为他的经典作品,在整整一代人心里埋下了美的种子:
“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李泽厚功不可没!”
“学生时代读过他不少书,他的《美的历程》曾让我手不释卷,培养了我对华夏文化和美学的基本认知。”
这部书得到的不只是普通读者的认可,还得到了众多知名学者的肯定。
冯友兰曾高度评价《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易中天对这部书给出的评价也是极高: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一本仅200多页的精装书,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典关于审美的重要观点、跨越了从远古时代到明清的每一个时代,也展示了每一个时代特征下的体现审美观点的精华。
这样的经典美学教材,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反复品读学习。
本书的装帧设计简单大气、格调高级。
藏蓝色的封皮,布纹纸的手感和封面上青铜器的夔凤纹……每一处暗藏机巧的设计都蕴含着中式审美的精华。
在开启文字阅读之前,就已经通过装帧设计,让美的感觉在脑海中萌发。
似乎阅读时感受的这段美的历程,也如图书的装帧一样:温柔可触,却又庄重深邃。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帮助我们从时代的背景和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古代文物和艺术作品,提升我们的美学品味。
多达几十页的精美插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足不出户就能饱览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物。
图文结合的阅读过程,让书中所描写的整体美学脉络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这样一本能让我们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好书。
无论是自己收藏,还是向朋友展示审美品位,
都是你不可错过的绝佳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