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周,都看陶喆线上演唱会了吗?
继罗大佑后,又一位“爷青回”级别歌手和我们网络情缘一线牵了。
在浑浑噩噩中流失过去三年的时光后,我的怀旧病不减反增。
观察周边,却发现四周皆如是:
节目和电视剧还是以前的好看,歌还是老的好听,人还是过去的亲切……
总有一些瞬间,让人回到自己最怀念的那段时光,全然忘掉2023年已经过半。
不得不说,上周听陶喆演唱会,就像晚自习偷听的MP3被翻出来重新播放。
记得以前17岁时听过《十七岁》,22岁时又听《二十二》。
听陶喆,很难不带仪式感。
回不到二十二岁的我,竟然在2023年等到了“欢迎「光」临”。
预热、预约直播、等待开场的过程,也让这次见面充满仪式感。
更何况几天之前,演唱会歌单已经全网人手一份。
《小镇姑娘》《黑色柳丁》……全都是熟悉的陶氏经典。
陶喆算得上中国的R&B音乐教父,最早将这种来自西方的音乐风格引向国内流行乐坛。
发行于1997年的《陶喆同名专辑》为当年的华语乐坛打开了R&B的门,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今再听现场版的《飞机场的10:30》,会出奇地发现:
这首26年前发行的歌,根本没什么时代违和感。
陶喆的音乐理念,太超前了。
此外,大家熟悉的《小镇姑娘》,如陶喆所言确实做了些小小改动。
只是这个“小小”,太谦虚了,只能打引号。
加入乐队助阵后,全新的编曲、陶喆临场发挥的唱腔、结尾悠游自在的萨克斯风,让歌曲更具动感。
听完就能理解,为什么这首被网友称为开场就放大招。
不过全场最让我惊艳的,莫过于《黑色柳丁》的出场。
2002年的专辑《黑色柳丁》里,陶喆打破R&B人设,摇身变成具备独立意识和社会见解的摇滚唱将。
而现场版里,弦乐引入让整首歌基调陡然变得黑暗、厚重;陶喆的声线也比年轻时更加沉着有力。
全场陶喆线上演唱会听下来,没降调、没垫音、编曲几乎都更丰富,瑕不掩瑜,听完心里一直在回暖。
同时代的歌手大都已经赋闲,没想到陶喆还在这样用心唱歌、做演出。
明明演唱会是线上的,听完却让人想起用MP3听歌的当年。
演唱会结束后,刚好在被陶喆刷屏的朋友圈里,发现某位列表好友发了这么一句话:
今晚看完陶喆,就好像回到了短视频兴起前的华语乐坛。
深以为是。
还记得上个月端午节那天,我看到寸铁、顶楼的马戏团、杨乃文、大张伟……各自出现在不同音乐节。
不知道去到现场的各位是什么心情,我只痛悔自己为什么是在网上看到的。
这几位在同一天露面,听上去根本就不像这个世纪会发生的事情。
恰巧还都唱了早期代表作,这就是更小概率的事情了。
像一场未曾谋面的快闪,老摇滚们把南来北往的音乐节,开成了一个个怀旧分会场。
不知道台上的他们和台下的乐迷,彼时都作何感想。
因为几乎不可能在现场看到腰这个老班底,“新马甲”寸铁能上音乐节,倒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在温州,寸铁《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的旋律响起,我瞬间想起初听“这一定是你一生唯一次,站在了比别人高的地方”这句时的绝望。
对一台庞大机器而言,个体不过是一颗颗螺丝。
可即便是个体,也是由不同部件组成的,有一个螺丝松动就有可能全面崩溃。
螺丝松动、被绞杀被吞没的人,且不提以往,近几个月我们就已目睹太多。
因此每一次听起《目击》,我眼前都会出现时代里那些崩溃的身影。
这首附加了太多深意的歌,就像在极力记录他们诀别前,看向夕阳的最后一瞥。
刚巧近期寸铁即将巡演,那就祝他们此次旅途愉快吧。
说到顶楼的马戏团,这支已经成立超过二十年的海派老卵,对乐队完全抱着玩一样的态度。
这些年,他们说解散就解散,说集结就集结,说演出就演出。
不过又甜又嗲的沪语,竟然能跟激烈反叛的朋克挂上钩,这见识就是顶马帮我长的。
在佛山ALSO LIVE再唱《南方个南方》的顶马,还是原来敢戏谑一切的味道。
想起纪录片《中国那么美》里,顶马主唱陆晨和小河约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见面。
他俩在沙龙理发,看墙上贴满的老港星照片,即兴《欢喜侬》,去老照相馆采风……
他们走街串巷,唱着以前的歌,极力找回或是模拟一种曾经熟悉的场景……
我才发现,怀旧无形且庞大,是一种四处弥漫的集体情绪。
今年在内地十分活跃的杨乃文,此前就多次在内地音乐节现身,被网友美称为音乐节劳模。
她在《声生不息》上仅用一首《推开世界的门》,就推开了我们所有人心里通往过去的那扇门。
听过南通现场的《星星堆满天》,就知道摇滚女爵的声音依然充满力量。
再次看到舞台上的杨乃文,就像亲眼目睹音乐界人才辈出、神仙打架的上世纪末。
刚巧最近听说,杨乃文的新专辑即将在这个夏天发行。
看到“状态直追早期巅峰”、“我最爱的那个她回来了”这些关键词,期待的心情已经难以言喻。
在青岛闪现音乐节的大张伟,分明人到中年,一开口唱歌好像还是十几岁。
但是这次,他终于唱《静止》了!
老乐迷都知道能再亲口唱这首歌,对大张伟而言多不容易。
但是,乐坛再也没见过第二个10多岁就写得出《静止》的少年。
一鸣惊人的花儿首专,也彻底成了传奇。
如今游走在各种综艺的大张伟,赞扬和批评的声音都坦然接受。
天才也罢、梗王也罢、被指抄袭也罢,他都是那套通透到不行的态度。
这一天,一定也是现场很多人难忘的一天。
因为往往已经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不得不感谢互联网,把南来北往的片段拉到同一个当下,让我得以穿越回那个属于摇滚的黄金年代。
还记得前几天,“2004年的华语乐坛”上了热搜。
点进去这则视频,就发现KTV里能唱两句的金曲,都在这50首之列。
我不禁感慨:快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竟然还在听二十年前的歌。
记得以前,几个小时的颁奖礼,我可以饭都顾不上吃,在电视前从头蹲到尾;
但现在看这么一条8分多钟的视频,我都不耐烦。
耐着性子听完这50首歌的片段,那些被无数个5秒、15秒夺走的时间,好像突然回来了。
我又重新站在了那个男孩模仿潘玮柏任贤齐、女孩崇尚蔡依林张韶涵,广场舞大妈BGM用《快乐崇拜》、中学生考前听《倔强》的年代。
也才意识到,原来短视频时代来临之前的音乐,和现在的这么不一样。
还是那个时候的音乐,称得上是音乐。
视频里,当年因首专一炮而红的飞儿乐团,还在意气风发地唱着《Lydia》。
而现实中,因为飞儿内部旷日持久的风波,“被退团”的主唱詹雯婷近几年甚至很难再唱当年火的一塌糊涂的歌。
至今都记得那首《我们的爱》,让她一度哽咽,泪洒现场。
后来,看到她有17年乐迷的支持,有新专辑、金曲奖、新节目的动态,对我而言已经是莫大的安慰。
最近集中回听老牌经典的台湾乐队,我也直面了内心一个真实的想法:
五月天的歌,我就是从小喜欢到大。
就比如《倔强》这首歌,在任何地方响起,我都很难忍住不唱。
尽管音乐听了这么多,也没少跟风给五月天贴“土摇”、“伪摇”、“太流行”的标签;
但五月天在青春里,就是有那么一处无法替代的位置。
喜欢五月天、嫌弃五月天,到头来还是愿意在现场内外摇着荧光棒万人大合唱。
退一万步,如果“流行”没有意义,如果“大众”没有格调,我们为什么都这么怀念2004年?
放眼今天,所有用神仙打架形容的事物,都没有一个及得上2004年的金曲奖舞台。
那天是王菲领奖、莫文蔚颁奖,台下是周杰伦、戴佩妮、蔡依林、蔡健雅……
这样的巅峰时刻在话语乐坛,恐怕都不会再有。
王菲那句自信发言:“对金曲奖给予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肯定”,也成了华语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场面。
更何况,拿奖的《将爱》,还不算她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张专辑。
当年的周杰伦,还十分腼腆羞涩。
即便《范特西》一专在金曲封神,他也绝不会自称自己写了“最伟大的作品”。
现在再想起周杰伦,我还是习惯性打开那几张熟悉的专辑,试图找回当年翻来覆去听卡带的记忆。
如今来看,大部分音乐已经是自娱自乐的产物;或者说,自娱自乐的废物。
东西都做不好就概念先行,明明是模仿还自称原创,在短视频的风靡下只图吸引眼球的几秒钟……
即便是音乐人,当年那种精神气也早已无处可寻。
根本原因,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自然缺乏底气。
2000年,贾樟柯在电影《站台》的后台采访中,谈及自己的拍摄细节:
“开头那段有人拉手风琴、有人吹笛子的镜头,无意中还原了我青春期难忘的场面,于是拍摄时我忍不住哭了出来。”
当时30岁左右的他说:能够重新看到记忆中的东西,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悲伤。
和影像一样,音乐也是带来记忆图景的载体
往往人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才会出现一种怀旧情绪,退回到过去的乌托邦中。
我们怀念黄金时代的电影也罢、音乐也罢,是因为眼下在生活上艺术上,实在看不到什么曙光。
没错,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但那些记忆深处被遗忘的东西就像一场风湿,往往是风雨来的时候,在骨头里隐隐作响。
所以,时间和生活,都在此刻苏醒过来。
已经失去的那个年代已不再回来,但值得庆幸的是还能听听这些歌。
起码,我们曾拥有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