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病院出来后,关于庞麦郎的最新消息是:去搞直播带货了。
我特地蹲了他一场直播,庞麦郎的直播间粉丝一千多人,连榜单都上不了。
卖的都是十几块的餐巾纸、9.9包邮的充电线,一次上架几十套还要主播催才能卖完。
粉丝下单也不是为了支持庞麦郎,直播间的套路就是卖完几款商品,奖励庞麦郎出来唱一首歌。
买东西不为支持他,只为有理由骂他。
(视频长达30秒,点开前做好准备。不要问庞麦郎在唱什么,因为我也听不清)
,时长00:38
搭档庞麦郎直播的妹子,每次庞唱歌她都举个牌子憋笑。
听庞麦郎唱歌确实是种折磨,但再难听的歌听多了也麻木了,妹子每次憋笑的动作却像复制黏贴。
我猜妹子最开始是真的努力忍住不笑,后来团队发现憋笑能让粉丝嗨起来,于是憋笑就成了固定流程,她就是个负责嘲笑的人形立牌。
至于庞麦郎本人,目前还是很享受的。
以前写他的文章都把他描述成一个无法和外界沟通的人,直播间的他很好地适应了“带货”这项工作。
他和镜头外的暖场人员一唱一和:
这里是?庞麦郎唯一直播间;
点点小红心?关注主播不迷路;
这些套话像思想钢印般印在他的脑门上,一旦触发关键词,自动完成对话。
庞麦郎如此配合,我猜理由有两点:
1、钱多,至少比他唱歌赚的多;
2、事少,每天只用直播2小时,还有3个团队专为他一人服务。
歌手庞麦郎,成了主播庞麦郎。
作为正常人的庞麦郎从未有过异性缘,得了精神病的庞麦郎却有妹子常相伴。
认真唱歌的庞麦郎穷的叮当响,胡乱唱的庞麦郎却能躺着赚钱。
得了精神病的庞麦郎,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被确诊精神病前,庞麦郎曾有过一段为梦想窒息的日子。
他和当时的经纪人,白晓,另一个有音乐梦的青年,两人几乎走遍中国,坚持做音乐表演。
结果越演越穷、越演越惨。
(图片自来@看看新闻)
有媒体跟着他们去北京走了一趟巡演。
火车从西安出发,凌晨12点发车,买不起高铁只能坐硬座,十六个小时后到北京。
在北京找旅馆又花了5个小时,房费太贵,就没有低于400一晚的。
去地铁站前要坐“三蹦子”,一般开价10块。白晓和司机还价,希望8块能送到地铁站。
傍晚到达live house,白晓预测最好的票房能卖到48张。因为他和场地谈好,票卖的好就不用付场地费。
最后只卖了不到30张,要付2800元场地费。
白晓希望能便宜到2000,对方没同意。
一场演出,最后拿到手只有1500,算算可能要亏本。
纪录片最后,两人走进深夜地铁站,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宾馆。
这样的“全国巡演”,他们一跑就是6年。
最开始行情还行,一场能卖200多张,最后就是几十张。盈利成了奢侈,最好的情况能保本。
白晓总结自己的经济状况是:一般人花呗可能就几千,而我是8万。
但他不怕:
我年轻欠了多少钱,负债了。我觉得这都是小事。
这都是小事。
(图片自来@在人间)
但缺钱也是事实。
2016年下半年两人就一直赚的少赔得多,缺钱让两人开始内讧。
庞麦郎爱钱,经常说“票房少于多少张就不演了”;甚至几次越过白晓私联主办方,这样就可以绕过经纪人省一笔钱。
因为做音乐需要钱。
庞麦郎是单干的个体户,一首单曲平均成本6万多,以前靠打工赚钱、现在靠巡演赚钱,他从未赚到过大钱,音乐却在继续。
为梦想窒息6年,终于憋疯了庞麦郎。
庞麦郎的精神状态彻底出问题,白晓睡觉时要在枕头下放一把刀。
这些年有太多人靠《滑板鞋》赚到钱,除了庞麦郎自己。
2016年华晨宇凭借改编的《滑板鞋2016》顺利出圈,并在多个场合商演。
庞麦郎发微博质疑:“我只授权了改编,从未授权商业演出。”
这场争论最后沦为沦为骂战,华晨宇粉丝洗劫了庞麦郎的评论区。
几天后华晨宇方发声明表示:已经通过庞麦郎的经纪公司“华数传媒”获得《滑板鞋》授权。
后来的某个饭局上,有人打趣问庞麦郎,《滑板鞋》华晨宇和庞麦郎谁唱的好?
庞麦郎回答:肯定是我唱的好,因为我是原唱。
但谁关心呢?
即使事情闹大,华晨宇方自始至终都未联系过庞麦郎。
(图片自来@Aha)
直到庞麦郎被确诊精神病,这是第一次庞麦郎本人,火过他的作品《滑板鞋》。
所以现在轮到庞麦郎本人被资本榨干了。
这次请他的带货的团队韭菜割得完全不走心。
庞麦郎的每条视频都要@现在的电商联系人,上海张唐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助播的妹子总强调要关注自己账号。
他们只想利用庞麦郎刷个流量、赚个快钱。
而庞的直播带货表现并不好,所以这份能“躺着赚钱”的轻松活又能干多久呢?
庞麦郎曾有顶心爱的红色棒球帽,正面是英文单词“desperate fight”,翻译成中文是:困兽。
现在庞麦郎不再带这顶棒球帽,直播间的他打扮入时,穿着大牌仿款T恤,带着各色首饰,手腕上还戴了一块新手表。
因为经纪人一直在感谢“榜一小姐姐”,有人怀疑榜一就是卖手表的。
某次直播带货卖沃柑,庞麦郎拆个箱子都花了5分钟,看评论有人说“都馋的流口水了”。
直到厂商说“我们打开一个”,经纪人发话可以吃了,庞麦郎才拿起一瓣放入口中……
很多人怀疑庞麦郎的病情没有康复,但电商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对这些争议的的回应时:
有人看就行了,这是他自己的特点。
庞麦郎的故事能反复成为热点,因为他是梦想与现实矛盾体,无论如何评价,我们都能通过他看到自己的挣扎。
现在关于庞麦郎的都市传说大概要结束了,那些关于梦想的传说已经太遥远。
被流量吞噬的庞麦郎甚至“不再算个人”。
经历了爆火、群嘲、发疯后,庞麦郎终于成了合格的资本工具人。
当初那个唱着“有了滑板鞋,天黑也不怕”的农村青年,终于还是丢掉了他的滑板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