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大家都认识吧。
两年前,一段7秒视频,让他从平平无奇的放牛娃,一跃成了拥有千万粉丝的大网红。
但最近,莉莉安平凡在网上看到关于“滑雪丁真”的讨论。
“不愿再看到滑雪丁真的照片”
“滑雪丁真和采访丁真滚出我的网络世界”
这让我不免好奇,这“滑雪丁真”、“采访丁真”到底是谁呢?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是谷爱凌和王冰冰。
这荒唐的事还不止于此,
除了王冰冰被称为“采访丁真”,谷爱凌被称为“滑雪丁真”以外,在B站爆红的科技博主何同学还被称为“赛博丁真”……
最近刚通过直播带大家健身而火起来的刘畊宏,更被称为“健身丁真”。
甚至航天英雄王亚平,也被某些网友冠以“航天丁真”、“太空丁真”的黑称。
当“XX丁真”一旦被很多人接受之后,越来越多的“丁真”被网友们提出来。
“山区丁真”、“诺贝尔丁真”、“看病丁真”……
这种近似疯狂的形容,俨然已经不正常了。
很多人一看到丁真的名字,就下意识地反感:“呵呵,又来恶心人了”。
但当他被网友疯狂玩梗的时候,究竟是谁在恶心人呢?
不知不觉,丁真成了一个黑称的代名词。
他们对于丁真的评价是“中看不中用”,“被一群花痴强捧出来的幸运儿”。
因此,网上便有了XX丁真的解释:
“一个没有什么技术的人通过包装是自己出名,我们一般称他为丁真”。
更有人一本正经地科普道:
“不是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或努力工作的成果来获取被广大群众尊重追崇的社会地位,而是借着可描述力量与不可描述力量在风口上吹起来的人物,都可以归为XX丁真”。
说实话,我没想到两年过去了,丁真还在被各种各样的阴阳怪气的声音网暴着。
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谷爱凌、王亚平、张桂梅这些人,竟然会被人质疑实力。
我去看了知乎上某位网友的回答,他说:
“一个又一个过度营销的丁真起来了,谁心里不难受?看着人家在电视上风光无限,想想自己累死累活打拼还接下来几十年的房贷……”
能感受出来,这位网友字里行间的怨气深重。
他口上说着看不起丁真,但心里却十分羡慕。
其实自丁真走红之初到现在,“不公平”这个词,已然在某些人心里生根发芽。
但跟丁真谈公平,才是最不公平的事。
要知道,走红之前他的生活与现在天壤之别。
你只看到的如今打扮得光鲜亮丽,在镜头下闪闪发光的少年;
却忽略了曾经他也吃不饱穿不暖,在渺无人烟的草地上放羊骑马。
你只会调侃他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如今像个孩子一样学习有些滑稽;
却忘记了他身上折射出多少山区孩子,贫困儿童的教育困境。
那些说丁真是“绣花枕头”,无非是嘲笑他虚有其表。
但正因为他的“表”,让更多人看到了纯朴美丽背后的贫瘠和艰苦。
丁真成了某些人宣泄情绪不满的出口,精神暴击碾压的对象。
他们或许在领导面前“敢怒不敢言”,但对丁真却有着迷之自信。
他们鄙夷着,讥讽着,抱怨着。
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内心扭曲小丑。
是的,丁真是个幸运儿。
他比这世上大部分人都要幸运。
但幸运并不是错,也不是他该被网暴的理由。
自古含着金汤匙出身,家境富贵显赫的孩子并不少,为什么没有人跟他们谈公平?
那些靠着一张彩票从此飞黄腾达,实现人生自由的人也时常有,为何没有人对着他们愤愤不平?
说白了,键盘侠们不敢。
但为何他们就敢对丁真指指点点呢?
或许因为丁真在某些方面,跟他们太像了。
普通、贫困、无知……他们会想:“大家都是普通人,丁真还不如自己,为什么丁真可以,自己却不行?”
嫉妒之心使人丑陋。
当你发出这样疑问的时候,说明你真的不行。
你的眼界、格局配不上你的欲望、野心。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异想天开,满嘴牢骚。
不会随便在网上指责一个人,用一种迷之自信来审视别人。
他们说丁真德不配位,小学没上完,却通过营销包装进国企。
却从来不思考,为什么丁真会被“营销”。
最近,丁真分享了一张自己的日程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答案。
短短两年时间,丁真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两年前的他,确实是众人口中的“德不配位”。
但人总是要学习和成长。
从普普通通的牧马放牛娃变身为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他的学习能力亦是有目共睹的。
丁真无可替代,他的走红之路亦不可复制。
即使没有丁真,保不齐不会出现张真、李真、陆真、杨真……
他就像一面镜子,什么都没做,却照出了很多人的阴暗面。
谩骂、诋毁、P黑图,甚至有些人还P了遗照。
一桩桩过激行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网暴丁真,成了一种正确。
但这种抱怨式的指责,并不会显示出你有多么高的思想境界,反而迅速暴露了人性的弱点。
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提出过一个著名的15分钟定律:
“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间显然已经变短。
丁真靠着几秒钟的微笑视频从此逆天改命,是偶然,也是必然。
人生际遇总是不可捉摸,人人都想往上爬。
运气这事儿咱们羡慕不来,不如脚踏实地来得重要。
丁真走红了两年,也被骂了两年。
人人都看不起他,但人人都想成为他。
他得到了众人的关注,也失去了随心所欲的自由;
他代表了家乡的形象,也时刻注重自身行为规范。
那些得到,又何尝不意味着失去。
你羡慕现在的他风光无限,但又有多少人愿意置换丁真二十岁以前的人生?
两年了还在指责抱怨?大可不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