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尖队。
十一假期过得如何,有没有出去玩?
反正我没啥出游计划,纯粹是怕堵、怕景点人看人。
于是我就在家硬生生躺尸两天,补觉补剧补游戏,感受了一把当肥宅的极致快乐。
言归正传,今天聊点好玩的。
前两天一则关于“Prada在上海开了个菜市场”的新闻火上了热搜,这个菜市场在上海市中心徐汇区开业,占地2000平方。
我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Prada咋想的?
以往国际奢侈品大牌搞食品副业不是没有过先例,像LV曾经就搞过咖啡店。
看看人家这装修格调,一眼贵。
但轮到Prada搞起了菜市场,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猪肉25一斤的画面,是不是有点过分接地气了?
实际上,这是Prada整了个活儿,他们包下了原本的乌鲁木齐中路的菜市场,稍作装修打包后,搞了这么一个快闪店。
这家菜市场只在9月27号到10月10号开业,限时2周,过后将恢复原貌。
其目的嘛,就是为了让顾客们更能近距离接触到新一季的Prada。
该说不说,里面菜品的价格和正常菜场没什么两样,供应品类冲瓜果时蔬到牛羊海鲜应有尽有。
唯一和普通菜市场的区别,大概就是里面的蔬菜倒是被包装的很高级,贴上了印有Prada21秋冬系列设计主题花纹的贴纸。
另外在菜市场购物满20元,可以获得一个Prada的购物袋,每天限量供应,这可能是大众离Prada最近的一次。
这么新鲜的菜市场,还是大牌开设,自然吸引到了很多时尚博主来打卡消费。
就拿小红书为例,开业还不到一周,关于菜市场的帖子就达到了700多篇。
博主们穿着时尚前来拍照打卡,拍摄出来的蔬菜水果非常高级,看完后我都很想去看看这么一家菜市场。
这么一来,Prada的营销目的算是达到了。
将原本高大上的奢侈品元素下放到接地气的菜市场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包装和营销,又让它显得不是那么低级,那么LOW。
另外,这项活动也确实吸引到了更多的年轻人,以及其主力消费全体,能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Prada新品的魅力,潜在宣传了自己品牌。
最后,Prada刻意营造出高级感和接地气的反差,打开次元壁,突破品牌的固有印象,创造了新的品牌活力。
一举三得,喜滋滋。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往往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高大上的事物,背后隐藏的真相一定很脏乱差。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小怡的马甲线日记
这不,Prada菜市场吸引到了很多的网红博主,却害苦了周边的大爷大妈。
快闪店对于博主们就是打卡图一乐儿,来了就走。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Taka
但对于大爷大妈们,那是天天要来买菜的,极具战略性地位。
恰逢十一假期和疫情防护尴尬期,菜市场挤得那叫一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最后没办法,菜场只能实行人流管控。
这人一多,就得坏事。
所以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来得都是一些穿着光鲜亮丽扛着长枪短炮的网红,真正想来买菜的居民,挤不进来。
到这我算是明白了,以往大爷大妈跳广场舞占了年轻人活动的地方,现在年轻人必须绝地反击,起早去抢占菜市场。
这波年轻人在大气层,是我格局小了。
开个玩笑,言归正传。
你说网红们来打卡就算了,你拍完照片,逛完菜场,好歹买点菜吧。
结果人家就买个二十多块的菜,蹭个包装袋的低保。
据网友爆料,菜摊上的大葱都被扣得掉颜色了,倭瓜皮都要磨掉了,一看就知道是老演员了,但就是没人买。
因为购物袋是限量供应,有些人因为没要到购物袋,当场撸起袖子和摊主开骂。
其粗鲁态度,狗看了都得摇头。
大爷大妈们买不到菜也就算了,多坐两站地铁上隔壁菜场,中午还能做上个四菜一汤。
最骚的是网友们抱怨本来乌中菜场就好看又好逛,反而是Prada跑来贴了点广告纸稍作,搞得周边几条街吵得要命,严重影响周边生活。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Prada纯纯蹭了乌中菜场的流量。
最后总结一下,目的上,Prada的这次营销是达到的,但不一定是成功的。
一者,穿着光鲜亮丽前来打卡的网红和原本菜市场的属性根本不搭,试想她们有几个是来买菜的,说白了可能连菜都认不全。
如此本末倒置,有点讽刺。
二者,无组织纪律的顾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状态,后续矛盾升级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
这对品牌口碑肯定会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最终Prada菜市场留给大众的印象,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笑话,没人会记得品牌的初衷。
最后希望Prada菜市场能在人流控制和造成影响程度上达到一个平衡,既把事情办好了,也得办漂亮,毕竟创意是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