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音乐,多数人会想到美好的东西。
温柔、治愈、正能量,抚慰听者受伤的心灵。
但作为情绪的载体,音乐也有“黑暗”的一面。
冰冷、压抑、负能量,真实又残忍。
这类暗黑曲风的歌代表,近大半年来,歌手“一支榴莲”最令我印象深刻。
B站那首2400万点击量的神曲《海底》原唱就是她。
发行于去年3月,这首歌一经问世就争议不断,毁誉参半。
讨厌的说这是阴间音乐,太窒息接受不了;
喜欢的享受它“以丧治丧”的感觉,扎心却酣畅。
为什么评论这么两极分化呢?
因为单从歌词来看,这是一首有关“死亡”、“抑郁症”主题的歌。
这类题材容易引人不适。
再配上一支榴莲凄怨、清冷的嗓音,悲凉沉重的氛围立现。
丧且无可自拔,一颗心仿佛坠入无尽的深渊,每次听我都忍不住想哭。
叙事性十足的歌词,道出了抑郁症患者的黯然心声:
世界已然将你抛弃
总爱对凉薄的人扯着笑脸
岸上人们脸上都挂着无关
人间毫无留恋
一切散为烟
我们大概能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位少女不再留恋人间,继而转身投海自尽。
整首歌的苍凉和悲观直击内心,引人反省。
很多人疑惑她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歌,传播温暖和光明不好么?
她自己解释道:“我感受到抑郁症患者的无助,想把它表现出来。”
我很理解她,暗黑不是一昧制造恐慌,抹杀希望。
它其实是想通过极端,去展现更温暖的一面。
美国女诗人艾米丽有一句著名的诗是“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没见过光明。”
这句诗同样可以理解为,黑暗才会更让人珍惜光明。
《海底》无非是想告诉听众,要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世界不美好,但我们能救赎自己。
相比之下,很多人更喜欢凤凰传奇版的《海底》。
他们背道而驰,正能量版演绎得到了万千网友好评。
玲花声音清亮,曾毅天降梵音的说唱部分,仿佛要将你从海底拉回。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负责新版《海底》的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多年,但却能写出“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这样治愈的词。
可见希望与绝望并非对立而是共存,绝望与希望都是一种能量。
最近,一支榴莲参加综艺,再一次唱起《海底》。
马頔和邓紫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有深度和感知度,非常喜欢。
在这个舞台上,她还唱了自己另一首作品《人间》。
这首歌风格有点像《海底》,但对比《海底》的极端情绪又降下了很多。
节目里,一支榴莲提到了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朋友的葬礼。
一星期前两人还在对坐聊天,没想到再见时却是天人两隔。
生命最原本的意义是什么呢?
她的理解是,活着,才是生命的真谛。
这首备受导师、学哥们称赞的歌,以更辽阔的意境展现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
编曲上,一段二胡独奏凄扬婉转,与民谣曲风相得益彰。
廖俊涛说有一种看淡生死的“江湖气”,悠远但不疏远,平静而不平淡。
我最喜欢的一句词是“小小的盒子盛着一生平凡”,这也是她参加葬礼后的真实感受。
生命尽头,所有伟大都要回到平凡。
起身于网络,并且才20岁出头,一支榴莲最可贵之处在于,她的歌不肤浅、套路,反映的也是一些言之有物的东西。
《海底》对抑郁症的理解,《江湖》对生命的思考,除了这两首,还有其他。
《罪》讲述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自卑种子一旦埋下,孩子会将一切罪责归于自己;
《懂》有关女孩卑躬屈膝,换来一段爱情的故事;
《恶》又反映了面对校园(社会)暴力,大多数人冷眼相待的病态现况。
她在节目里透露过“8岁时父母离婚”,了解这些,你大概能懂歌里的情感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遇到不幸时,你选择沉沦,还是毅然站起?
听一支榴莲的歌,我觉得她属于后者,糟糕的经历使她痛苦,也使她成长。
这种超出同龄人坦然,对于她的创作之路尤为重要,也深深打动圈内的前辈们。
凤凰传奇玲花便在微博里说,节目组给了我二十多首歌选,我只选了海底。
第一次公演,邓紫棋也说出了“唯一一首我眼泪打转的歌”。
对于一支榴莲而言,她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是作品有深度和思考,劣势是风格高度统一,暗黑主题注定了一部分群体对她的音乐无感。
好在她年轻,有更多时间打磨作品,有更多机会得到圈内前辈的教诲。
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候,是金子一定会散发光芒。
期待她在综艺里后续的表现,也期待她沉淀过后会带来更有温度的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