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胸被打码#这个词条挂在娱乐榜第一的位置。
乍一看,还以为是涉及到了什么有关色情的东西。
结果一点进去,就这?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抖音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条视频中,“贴心”地给吴磊的乳头打上了马赛克。
这是什么大型迷惑操作?
可官方不觉得离谱,还在评论区骄傲地调侃应该为这个行为加鸡腿。
除去少部分粉丝宣传电影转移视线,还有不少路人当成笑话调侃外,更多人的反应和莉莉安一样。
一张普普通通的露着上半身骑马的视频,偏要打上马赛克,莫名其妙。
原本也不会盯着看,这样反而弄得很不自然。
就像之前景甜穿着一件深V礼服参加活动,最后的海报却P成了抹胸。
这些行为实在是让我怀疑我是不是穿越回去了。
明明没有打码的原图并无不妥,只会让人觉得视频里的少年意气风发。
却非要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如果只是电影官方想要玩个梗,炒个热度,莉莉安也并不觉得好笑。
女性不可以在荧幕上露乳沟,男性不可以露乳头,那以后是不是都要蒙着面纱演戏?
这几年,文艺影视作品越来越注重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
脖子以下不能描写、色情暴力恐怖一律禁止……
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成年人能看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没有。
如此矫枉过正,真让人害怕。
1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首先阉割的是动画片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知道《菲梦少女》这部动画片。
估计没有,因为它播出没多久就被投诉到停播了。
理由是里面的人物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穿的花里胡哨,会让未成年人跟着效仿。
但是没人关注这部动画片讲述的是一群少女勇于追梦的正能量故事。
就连90后的童年回忆《虹猫蓝兔七侠传》,豆瓣评分高达9.5分,也没逃得过停播待遇。
理由是里面充满了打打杀杀,宣扬暴力。
可它明明展现的是侠客仗剑走天涯,拯救天下苍生的大义。
不同于其他动画片的扁平化角色,它所塑造的角色有血有肉,有关兄弟情、主仆情以及爱情。
是一部难得的优质国产动画片。
反观现在,明明做动画的技术在进步,但是人物却越来越单一,情节幼稚。
嚯嚯完未成年的动画片,成人动漫又成了雷区。
暴力、爱情、惊悚、同性……具体到几分几秒,《刺客伍六七》《天官赐福》《斗罗大陆》等热门动漫一个都别想逃过。
拜托,每个视频APP的分类都很明确,未成年的少儿专区,成年人的动漫专区。
未成年需要动画片,成年人也需要这份快乐啊。
这还没完。
真人逃脱类综艺《密室大逃脱》播出两期后突然发布延播通知。
因为有家长举报内容恐怖,要求节目组整改,删掉恐怖的镜头。
《隐秘的角落》被举报传达的价值观太阴暗和负面,会教坏小孩。
莉莉安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看到如此尺度的悬疑剧。
很多游戏里的角色形象也因为过于性感,不尊重历史被要求重置。
就连血都不可以出现,实在避免不了只能用绿色液体代替。
家长一边疏于引导,将孩子直接扔给网络,一边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易碎玻璃。
一旦出了事,就是推卸责任,市场“太成人化”的错。
直到把所有的作品一刀切,整改成完全不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样子。
如今的文学、动画、影视剧市场确实存在混乱,作品也需要针对年龄进行分级。
但这并不代表着无限制的删减和阉割。
这个世界不只有未成年,成年人同样也有精神娱乐的需求。
2
这几年我们总是感叹没东西可看,翻来覆去还是以前那些经典。
是现在的作者、编剧、导演都不行了吗?
可如果将周星驰、李安们的作品放到今天,恐怕也活不下去。
根据现在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的要求,不许骂人、严禁低俗。
而周星驰的电影里,充满了各种脏话,荤段子以及低俗桥段。
《九品芝麻官》里,最多的场景就是各种对骂,什么“阴阳人”“烂屁股”张口就来。
“屎尿屁”可以说是周星驰电影里面的常见元素了。
而相比现在的节目里嘉宾说一个“我靠”都要被消音,真是小巫见大巫。
《唐伯虎点秋香》里,华夫人听到星爷的打击乐时,爽到直呼“真是听的我高潮一波接一波”。
《大话西游》里吴孟达扮演的角色对女人说“我愿意为你精尽而亡”。
讲起荤段子如此露骨直白,尺度大到令人发指。
放到今天,必然都是会因为过于低俗而被投诉到下架的。
除去低俗,“性”也正在从文艺作品和影视剧中消失。
徐克的《青蛇》可以说是将情色处理到了极致。
媚而不妖,艳而不俗,将六重勾引间的性张力完美展现了出来。
后来,我们青蛇白蛇的故事翻拍了无数遍,再也没出过经典。
毕竟,现在的文学作品连脖子以下都不可以描写,小说网站也将以前的作品章节锁了大半。
如今谈“性”色变,但是你嫌性教育太早,可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这两年,耽改作品一个接着一个出来,捧红了好几个顶流。
但莉莉安是不喜欢“耽改”这个词的,因为它的出现是因为不允许“同性”题材的存在。
于是只能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塑造成社会主义兄弟情。
所以我们再也看不到像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这么好的电影。
诚然,现在很多耽改剧在资本的控制下成为流量密码,捞钱的工具,需要整治。
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应该一棒子打死。
青少年的性取向不会因为一本小说一部剧就被影响。
同性恋也不是病,不应该藏起来闭口不谈,他们和大众一样,没什么不同。
难道现在就没有好作品了吗?当然是有的。
但是很少,并且大多也是被迫带着镣铐起舞。
这两年难得的一部好剧《沉默的真相》,相较原著的尺度也进行了一定阉割。
比如将13、14岁的小女孩们改成了高考复读的成年女性。
只是因为影视剧里不能出现性侵未成年人的情节。
但是莉莉安看的时候看到最多的弹幕竟然是:
“卧槽,这居然也能过审。”
惊叹的语气背后藏着是如今影视剧市场的荒唐。
毕竟这放在以前,实在是不算什么。
但放在现在,已经实属难得的良心好剧。
3
之前papi酱做了一期《文艺作品挑刺会》的视频,内容极其讽刺。
“我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号》。”
“Jack小三儿啊”、“Rose出轨啊”、“裸体啊”……
“我可不敢让小孩看这个。”
“那换一个,《加勒比海盗》。”
“暴力犯罪团伙啊”、“那些海盗好脏的”……
“我可不敢让小孩看这个。”
如果说国外的影视作品比较开放,那就说说我们的四大名著。
流传至今的经典,初高中的必读读物,总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但是放在现在的网友眼里问题可都大了。
《水浒传》武松喝酒教坏小孩,破坏生态环境。
《西游记》唐僧职场pua,到国外取经文化不自信,师徒四人没有女的性别歧视。
最后再来上一句“经典”的“我可不敢让我的小孩看这个”。
这些看起来十分夸张,但确实是网友的杠精实录。
孩子出现问题,就怪动画片审查不到位。
孩子不学好,就怪影视文学作品引导带坏。
于是举报、整改、删减、下架,最后干脆一刀切。
满屏无脑文、无脑剧,让观众活在一个虚伪的乌托邦里。
北野武接受采访被记者问道:“你的电影总是充满暴力,你不觉得这会助长暴力行为吗?”
他回答:“这世上明明有那么多很美好的感人落泪的电影,但世界一点也没有变和平,不是吗?”
坏人不是因为看了影视作品才变坏的,永远面向阳光也并不代表就没有黑暗。
但如果坏人和黑暗在影视剧里消失了,才真正令人害怕。
打码、隐藏,不是保护,只会让未成年更无知。
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该存在吗?
因为未成年不适合观看,就应该全部封禁吗?
个体之间应该求同存异,现在却演变成了党同伐异。
文艺作品需要修剪,是为了更好的生长。
而不是直接砍断,甚至连根拔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