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被网红giao哥的一段视频惊到了。
视频里衣着朴实、长相朴实的他,说出了一段不朴实的话:
小阿giao演出有三个要求,一要城市有飞机场,二要五星级酒店,三要35万演出费。
这还是那个躲在树林里,靠装疯卖傻,翘臀扭腰的giao哥吗?
在以前,想成为众星捧月的明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要有模样,有才艺,足够努力才行。
艰苦练习十年,往往只为了几分钟的表演。
如今时代大变,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成为“明星”。
35万演一场什么概念呢?
拿国内乐队来说事,这出场费基本打败了国内95%以上的乐队。
大名鼎鼎的唐朝、万青演出报价不过才20万出头。
一个是用32年时间才在滚圈站稳的老牌乐队。
一个是十年磨一剑,才拿下豆瓣年度评分最高专辑的华语乐队“天花板”。
他们有锲而不舍的匠人精神,以及对音乐极致的追求与感悟,这才获得了大家认可。
拿这么多钱的实至名归。
giao哥凭什么?一人抵得上一支传奇乐队。
大家对这个名字想必不会陌生。
他是成名已久的网红,抓住了短视频红利期,以扮丑、恶搞、尖声怪叫火爆全网。
喜欢刷短视频的朋友,一定听过他的“一giao我里giaogiao”。
一般网红热度周期不会太长,短则数月,长则半载一年。
giao能火三四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算多见。
因此有人嗅到了他身上的商机,今年《中国新说唱》节目组便盛邀giao哥参赛。
尽管没有通过海选赛,但他和另一位网红“药水哥”让所有观众眼前一亮,节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参赛期间,giao哥的表演引发全网追捧,后经改编成了现在的《画画的baby》。
这首歌在抖音上有超过51亿次播放,28万次使用量的数据,拿下了各类榜单Top 1。
连宁静、潘长江、戚薇等一线艺人都纷纷效仿,可见热度之高。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giao哥借《新说唱》为自己镀金,《新说唱》借giao哥人气炒作。
从《新说唱》出来后giao哥声名大噪,每个月都能接到四五场演出,在音乐节、酒吧、甚至大型晚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去年江苏卫视的晚会,他与周笔畅同台演唱,让很多人看了生理不适。
大家普遍觉得,这是对周笔畅的侮辱,对那些认真唱歌人的打脸。
随便一场演出大概20万进账,这几年giao哥赚得钵满盆满,在许昌老家拥有4套房产,价值上千万。
此外,车子由长安换到奔驰,再到保时捷,如今他确实如日中天,风光一时。
被资本冲昏头脑的giao哥,已然快飘上了天。
成名后收入大增,他在直播里放肆索要礼物说道:
“不给我刷礼物,我的奔驰谁来加油?”
参加《新说唱》被导师GAI淘汰后,他直言自己是记仇的人,并大放厥词道:GAI是啥,很牛逼吗?
在giao哥眼里,那些说唱歌手拼搏多年,从地下混到地上,还不如他怪叫两嗓子挣得多。
这种现象尽管残酷,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短视频兴起,降低了成名门槛,大量网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头。
有些网红劣迹斑斑,仍赚得堆金积玉。
前段时间,因开设赌场入狱五年的女网红郭美美大刀阔斧地开始巡演,并在巡演第一站长沙购买了一套200万的房产。
最迷的是,网红以所谓的唱歌为噱头,居然还有一批拥趸大力支持。
这位郭美美混得风生水起,另一位歌手郭美美被她害的十年没喘过气。
社会病态,尽显于此。
网红(粉丝)经济之下,流量意味着价值和机会,小鲜肉一首歌轻轻松松打破记录,老牌艺人却在夹缝中垂死挣扎。
谭维维发《3811》这张专辑时,便感慨道:我承认我羡慕那些流量歌手。
过气歌手不如网红、小鲜肉,这就是残酷又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铁肺女王”李佳薇接不到活,靠当房产中介维生;
老炮儿歌手迪克牛仔,参加某地产开盘表演;
“情歌教父”周传雄,发新歌自嘲“编曲费太贵,快请不起人了”。
….
这类消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来,网友们都见惯不怪了。
以上提到的这些音乐人,毕竟是乐坛曾经叱咤一时的大咖。
凭借江湖地位,混口饭吃不在话下。
那么还有一些热爱音乐,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呢?
我与一位玩过乐队的同事聊过,他们因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也接过不少活。
多数时候,收入分到一个人身上不到200块钱,去掉车费之后所剩无几。
甚至,有时候义务演出,只包两顿盒饭。
最终,他们抛弃了理想,拥抱了现实。
乐队解散,吉他手当培训班老师,贝斯开顺风车,鼓手当保安…
当然,职业不分贵贱,演出不分好次,歌手凭实力赚钱,赚多赚少,不寒碜。
可网红们动辄上百万、千万到账,凭什么?
究其原因,无非两点。
一、真正重视音乐的主办方(平台)越来越少
二、越来越多人对艺术缺乏鉴赏力
没啥才艺的他愣是在台上怪叫了2、3个小时,再看看座无虚席的台下。
讽不讽刺?
主办方们清楚giao哥什么水平,但他们不在乎。
扮小丑不需要技术含量,观众们开心了,自然愿意掏钱。
另一方面,有唱戏的,就有看戏的。
giao哥的今天,离不开背后的粉丝。
一群乏善可陈的网红背后,自然有另一群支持者,捧其臭脚,助其上天。
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一条评论:我们都有责任。
有人怪吼三小时,到账35万。有人风雨飘摇中演出一整天,只换来了打车钱。
音乐内容越来越娱乐化的今天,大家对真正好的音乐反而产生了免疫力,更容易接受一些洗脑的口水歌。
造成这一局面的,绝不是个别平台,个别人,而是整个大环境如此。
大环境畸形,才有了一群不正常的人。
当然,口水歌经不起时间推敲,真正流传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有价值、有深度的东西。
好音乐永远都有,慧眼如炬,能够挖掘好歌的人永远都在。
我一直相信,小丑坐殿堂,艺术在流浪的怪象终有消失的一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