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诗与远方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这位双鬓斑白的老者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01 -

从暑期香港事件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再到前不久的NBA问题。

爱国这个话题,一次又一次被刷屏,只是大多数人的爱国只是停留在键盘上。

说到这,莉莉安想起一个人。

他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是每每谈起「家与国」总会痛哭流涕。

这位老者是陈彼得陈老。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者,常常在舞台上笑称自己是为「七零后」,不是生于七十年代,而是高龄七十好几。

前不久在四川卫视《我们有歌》国庆特别节目中,陈彼得现身舞台,深情演唱《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音符都十分坚定。

唱到最后的时候,老者眼里饱含泪光,在台上声泪俱下。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曾经不到五岁就离开故乡成都,随家人漂洋过海远赴中国台湾的陈彼得,即使离家七十载,也未曾忘记乡音,他说:「我的祖国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一首歌」。

家和国之间浓烈的情感霎那间涌上心头,止不住泪流。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作为一代音乐教父,这一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日渐而浓。

如今已经半只脚踏进土里的年纪,只要能唱,他总想用自己的歌声为祖国的文化做点什么。

他把中国的古典诗词融入到歌曲中,尽管已经走在生命的最后半程,他还是坚持日夜创作,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这些年不断看到他登上央视的文化类节目,他一边歌唱祖国,一边弘扬民族文化,我在他双白的眉梢下看到一双炙热、真挚的双眸。

每每他在舞台上,唱到激动时会手握拳头高举在胸前,一腔热血在年迈的身体中滋长,令人心潮澎湃。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今年春节,成都宽窄巷子街头热闹非凡,人群中一位满头银丝,身子略显佝偻的老人,项上系着一条喜气洋洋的红围巾,背着吉他,高声吟唱起来。

这位老者正是陈彼得,「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伴着老者的歌喉,飘荡在成都街头。

- 02 -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陈彼得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

实际上,他才是货真价实的乐坛老前辈,被誉为台湾第二代教父。

曾经,他是台湾流行音乐第一推手,一手捧红费玉清、邓丽君、高胜美、杨钰莹称霸70、80年代的台湾乐坛。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彼得这三个字如雷贯耳。

然而在台湾长大成人的他, 却对大陆有着长达近40年的牵挂。

1944年,彼时抗战还未胜利,新中国也尚未成立,陈彼得出生于四川成都一户军人家庭。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到五岁的陈彼得随着父母来到了台湾,与当时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两岸相隔。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和大陆关系十分紧张,大多数人都谨言慎行、如履薄冰,而他却偏要说点什么,于是为歌手凌峰创作了一首《吾爱吾国》,以抒发对大陆故乡的憧憬,没想到后来这首歌却惨遭禁封。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当时这首歌发行的时候,人家问:「你这里的国指得是哪个国?」

他反问道:「你是哪个国?」

后来老先生接受采访时候说:

「我当时帮凌峰写过这个歌,如果有轮回,我愿意投生再回到中国,其实这也是我心里想的,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做中国人。」

1987年,两岸恢复探亲后,已经44岁的陈彼得迫不及待回到对岸寻找自己的弟弟。

两兄弟相认,弟弟带陈老第一次回到故乡成都,印象中成都街头的法国梧桐,熟悉的四川口音,陈彼得心头涌上万种情绪。

这次探亲之后便有了回大陆发展的打算。

后来在成都、重庆、武汉、北京举办了近20场演出,舞台上的他喜悦到极尽疯狂。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唱到兴起围巾都甩掉了,后来索性连外套扔到了台下,当时他在舞台上说:

「今天晚上在这里,没有什么台湾海峡,咱们今天就是唱 ,你们让我唱多我就唱多久」

当时心中思绪万种,但凝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回家的感觉真好!」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这次演出办完之后不久,1993年陈彼得旅居广州,飘荡几年后于2001年正式定居北京 。

他搬到北京三元桥附近,开了一间名叫“喜鹊棚”的录音棚,为当时热爱摇滚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当时窦唯、何勇、谢天笑、窒息乐队、鲍家街43号等知名乐队都曾经在他的录音棚里录歌,这里成为中国摇滚乐的根据地之一。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他在录音室里开辟出一个小酒吧,亲自下厨给摇滚歌手们做饭吃。「窦唯总夸我做得好!」提起这段时光,陈老像父亲提起自己争气的儿子一样自豪。

 

他过生日时,崔健、梁和平等人精心为其准备生日宴会,崔健会特地为他弹琴祝寿,当年的老一辈摇滚人,提起陈老眼里满是敬佩。

- 03 -

定居北京之后,陈老大部分时间待在录音棚中,为这些摇滚音乐人录歌。

在这之余,他开始研究中国古诗词,这些古典文化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素材。

这几年,他陆陆续续将上百首古诗词谱曲录成歌,老爷子说他要把中国的古诗词展现在世界面前,我们是一个有诗词文化底蕴的国家 ,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去年,央视办了一个音乐文化类节目《经典永流传》,曾两度请来陈彼得老先生。

犹记得,第一季播出时,陈老的视频当时就在网络上火热传播起来。

一个鬓发斑白、七十好几的老人,一边放声吟诵诗歌,一边哽咽恸哭。

第一季《经典永流传》,他亲自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谱曲编曲,在舞台弹唱。

陈老一身银灰色西装,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头颅高昂,清晰可见的银白色胡须和斑白的头发,在身后这把吉他的衬托下,英姿飒爽如江湖侠客。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古诗词数不胜数,为什么单单选择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陈老说自己很崇拜他,辛弃疾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虽然是壮志未酬,唱这个歌的意思就是说告诉辛弃疾老爷子,我们这个时代做到了,现在是一个盛世中国。

在陈彼得心中,那灯火阑珊处的,就是他的祖国。

一曲唱罢,他还吟诵起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声音颤抖,拳头紧握,是发自肺腑的呐喊,是对这片热土的深切热爱。

声嘶力竭地喊完最后一句,老人佝偻着腰,缓缓弯曲膝盖,捂住泪水盈满的眼睛,仿佛要亲吻这片土地。

台湾音乐教父75岁还登台,两鬓斑白演一次哭一次

陈老说,这片土地像是像是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他呼唤:

「孩子,你们回来吧」

今年《经典永流传》第二季播出的时候,节目组第一时间又找到陈老,由于年纪甚老,病痛难免,老人带病再次来到这个舞台。

这次他带来的是杜甫的《成都府》,这个年迈的老人依旧像个孩子一样泪流满面:

「五千年文化从未断流,更应该源远流长」

试问:

这位双鬓斑白的老者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莉莉安

他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文章数
773
阅读量
81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