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尾巴,你是狮子座。八月份的前奏,你是狮子座…”
2009年,这首《狮子座》让一个年仅19岁的女孩在“快乐女声”的舞台上一夜成名,也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网络暴力。
当时的曾轶因为在舞台上唱歌跑调、声音软弱无力像“绵羊”、笑场、忘词等原因,被观众和评委百般挑剔。
评委包小柏更是毫不留情地在20强比赛中坚决表示要淘汰曾轶可:“这个舞台是留给有准备的歌手,她留我走,我走她留。”
尽管如此,曾轶可还是顺利走入到了前10强,她也因此遭受了来自网络更大的恶意。
有人揣测她有后台,在网络上传言她的爸爸是湖南中烟厂长,家庭背景实力雄厚。
有人以貌取人,因为她中性的装扮,外表看起来很man,而给她扣上了“曾哥”的绰号。尽管在现在看来这个绰号多有调侃之意,但在当时这样的绰号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其中的恶意恐怕远远大于善意。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在遭受着全网吐槽和唾弃的时候,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当时的她,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的追梦者。
尽管她在演唱上存在着走调,忘词等毛病让大众广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身上确实具备着一种被称之为“才华”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参加完快乐女声之后,她也没有借着这波争议想要引起噱头趁机大赚一笔,而是又抱着她那把木吉他回到了自己的音乐小世界。
她的绵羊音依旧没有变,唱的曲风依旧是原创小清新,支持她的人也一直是那么一小部分,以至于在许久以后,很多人都快忘记了她的存在。
直到2010年,王力宏自导自演的电影《恋爱通告》的上映,她在里面创作并演唱的那首电影片尾曲《夜车》,再次用她清澈纯净的声音将大众的记忆拉回到了那个2009的夏天。
不用看了没人管我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去生活一个人也可以快活给你讲讲我的故事你可能没听过失信失望失恋失落车停了好几次 烟抽了好几根天都快亮了 我们还没到呢你睡得安稳吗 我必须清醒着这道路有点黑 你睡吧我负责
她的歌声没有任何攻击性和杀伤力,就像一个温柔呢喃给别人讲着小故事的人,把所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善意都唱了进去。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在她这样的歌声里,你似乎能感受到曾经那个坐在舞台上安静唱歌的女孩子并没有长大,也没有被外界的恶意中伤给吓到退却,相反她越挫越勇,依旧坚持着自我,唱着属于自己风格的歌。
在与天娱的八年合约到期后,她又被摩登天空签约,成为了旗下的唱作艺人。近年来,你会发现,她在不断成长,尝试着突破自我。她的短发越发利落,装扮也愈发玩酷中性。
曾经热衷于唱民谣小清新的她,不再拘束于小情小爱,还勇敢地玩起了摇滚和电子迷幻风。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就像她举办的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为主题的巡回演唱会一样,她依旧是那个热爱音乐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曾轶可。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敢于推翻自我,尝试新鲜事物的曾轶可。
在她2010年第一次参加草莓音乐节的时候,黑粉曾为了打压她,成群结队地在台下举着高香向她膜拜。
她并没有理会这些黑粉过激的举动,依旧淡定地在舞台上唱着歌。她还试图指着天空大喊“飞机、飞机……”来分散那些真正喜欢她来看她演出的粉丝们的注意力。
这样一个即使在被黑的时候也能顾虑到其他人感受的女生,自然拥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曾经在《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神仙姐姐”刘亦菲就和曾轶可谈笑风生,据说两个人因为拍《恋爱通告》认识后,便觉得十分投缘。私下里两个人也会经常约出来喝茶聊天,关系非同一般。
如果不是二人在台上情同姐妹的互动,很难有人能将两个风格差异这么大的人联系到一起去,更不会有人想的到她们竟然还是这么好的朋友。
无独有偶,在后来一档综艺节目《女神新装》中,,曾轶可也被“女神”郭碧婷以闺蜜的身份邀请到节目做助阵嘉宾,二人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是相当有默契。
这接二连三的暴击让网友连呼曾轶可快成了“女神收割机”了。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而我却不难理解曾轶可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女性友人的青睐。
她的音乐小众并且饱受争议,但她从来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去可以改变过自己。她想把自己的小心绪唱成歌,所以她唱清新的民谣;她想玩不同风格的音乐,所以她去尝试摇滚,尝试电子迷幻风。
从始至终,她的创作都是发自内心纯净美好的。这样一个内心永远住着一个天真的小女孩的人,怎么能不受人喜欢呢?
图片来源于微博@曾轶可
她把对生活的美好发现和热爱都藏进了她的作品里,她曾自己创作单曲封面、专辑封面。你可以通过她的设计,看到她鬼马行空的想象如脱缰的野马,在艺术的世界里驰骋。
还记得那年全网都在黑她的时候,音乐人高晓松曾经为了挺她与众多的反支持者呛声:“回去好好休息,下周开工做专辑,我做你的制作人。我挺你到底。”
恐怕那个时候,高晓松就看出了她身上的与众不同和不可多得。
现在的曾轶可,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却依旧坚持着自我唱着自己的歌,将作品中细腻的情感传递给那些听得懂的人,带给他们欢乐,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争议总会结束,只有感动会落地生根。”高晓松的这句金句,如今在曾轶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