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街头惊现大型音乐现场,3000路人秒变迷妹迷弟

解读《盼兮》

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

爱一座城,可以爱多深?

这些问题在这首名叫《盼兮》 的歌中都能找到答案。

《诗经》里说,“巧笑倩兮,眉目盼兮”,这是在形容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她的顾目流盼之间,都让人怦然心动;智慧的南京人干脆就把美女喊做潘西(盼兮)。一方水土一方人,南京自古出美女,“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种说法古已有之。美丽,是这座古都的代名词。

当然,美丽之城并不是只指这里盛产美女,更是指她的人文之美、城市之美。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盼兮》,他要表达的爱也绝非仅仅对美丽女子的爱,而是对这座城市更为深厚、深沉的爱。

南京,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对你怎样的吟唱才能唱出你的风华绝代?

余秋雨是这样说:“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沈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这是一座历经磨难的城市,两千多年里,她从繁华都市到被战火夷为平地,再到重建,南京遭遇了多少战乱纷争,就留下来了多少历史的痕迹和记忆。莫愁湖、栖霞山、鸡鸣寺、明城墙,这些意象不消说都是有故事的景色。朱自清也很有趣,他把南京比作是“古董铺子”:“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绵长的古城墙,厚重的明孝陵,温婉的秦淮河,一边是过往,一边是明天,毫不冲突也互相交融,因此有人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

六朝之烟雨,南唐之风雅,大明之宏伟,民国之怀旧,今朝之繁荣,这座维系过华夏正统的城市、这座见证过朝代更迭的城市、这座承受过巨大战争创伤的城市,这座从废墟中站起、在今天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刀剑风霜,金戈铁马,纸醉金迷,繁花似锦,这些让人追忆、深思、揪心、向往的元素都在这座城市毫无违和感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城市,怎能不让人一见倾心?

2018年初,南京广电集团发起“一首歌温暖一座城——为城市征歌活动”,同时寻找大型季播节目《南京》第四季《雅颂秦淮》主题曲。八集系列纪录片将全面溯源百里秦淮,回溯两千多年间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盼兮》入选。

词曲翁大涵说,小时候他第一次来南京,妈妈带他去紫金山索道。那时候的索道还是敞开式的,也许是因为紧张,在坐索道的过程中,大涵一直紧紧握住手中的雨花石,那是他第一次在那么高的空中眺望整个南京,这让小小的他有一种不真实感。因此,在《盼兮》的第一句,我们听到了,“你说世界很大,没必要总分真假”。

紧接而来的第二句更让人玩味,“可是秦淮河水,故事里的人不睡”。世界再大,秦淮河独一无二,一座伟大的城市常常伴随着一条伟大的河流,秦淮河就是这样一条和南京城河相依的河,一条常常流入南京人梦中的河。那谁又是“故事里的人”?是担负着国家命运的王谢家族?是写下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是在南京留下最长城墙的洪武大帝?还是在1912年振臂一呼的中山先生?相信这些帝王将相、芝兰玉树在这座城市里都有过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长河中,故去的人和事对于这座城市而言也永远是鲜活的,在我们面对长流不息的秦淮河水时,仿佛他们就在眼前。

也许,正是这座城市给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太过深远,这座城市的意象太过绚烂多彩,这座城市孕育出的锦绣文章浩如烟海,《盼兮》里委婉地写道:“写乌衣巷的夕阳西,唯独不敢写你”。是啊,对于南京来说,写不尽的沧桑岁月,道不完的城市荣光。和众多这座城市的子民一样,翁大涵在仰望,面对深邃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面对这座城市所经历过的辉煌与磨难,光荣与梦想,他唯有敬畏。他想用一首歌来写尽这座城市的2500年,但他又不敢,唯有让人们知道,在他眼里,在他心里,最美的就是秦淮河,就是南京。正如这首歌的MV画面所想表达的,美,但不是全部,还有时光穿越,金戈铁马。

类似的神来之笔在《盼兮》里还有很多,你以为“百家湖”只是指江宁的那个百家湖,它何尝不是散落于这座城市里那些大大小小“有故事的”湖?你以为“铁心桥”就是雨花的那座桥?它何尝不是在说历史上那些铁血丹心的赤子?

正如南京这座城市给人回味无穷,《盼兮》这首歌的内涵也需要有心的你细细品味。

四豆阿

永远年轻 永远热泪盈眶

文章数
66
阅读量
89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