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高晓松是个奇葩。
无论是他在综艺或者访谈节目里一本正经的谈古论今,还是在微博上晒那些辣眼睛的自拍,都能瞬间把自己变成焦点式人物。
在网上,你若想找一些高晓松的黑料,那绝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随便搜搜都会收获颇丰。
但是他自己倒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给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压根不是什么文化人,只是一个“说书的”。
最近休息的时候我一直都在看《奇葩大会》,最新的看完了还把去年第一季的找出来又看了一遍。
除了看看很多选手的奇葩经历,更多时候我还是被高晓松那些怒怼选手的金句和他自爆和音乐人之间私下的小故事而吸引。
最近一期,矮大紧实力吐槽了一个坐拥200亿家产的富二代。
这个富二代叫戚帅,据说全国两艘航母,其中一艘就是他家的。
他不停的说自己在生活里其实是被父亲控制的,从学业到择偶,甚至工作规划,他很不幸福。
本来觉得挺玛丽苏的,一个富二代在家庭和自我这两个身份下被困扰和纠结,原来富二代也会不快乐的。
就在大家同情心差点要溢出来的时候,高晓松说话了。
以矮大紧的性格,一般他看不惯的选手都会狠狠的怼一把,有时候是分毫情面不留,有时候是温柔一刀却直插心脏。
这一次矮大紧还算是给面子,先是说了点父母左右自己选择念清华还是浙大的经历,同时也很犀利的说,“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把东方那套拿出来。”
简言之,就是不要双标。既然享受了富裕的生活,那总会失去一些,有舍有得,人不能太贪心。
简单的几句话,用很委婉的方式,直接戳破了富二代的“自欺欺人”的假面。
听矮大紧吐槽,总能让自己醍醐灌顶,瞬间清醒。
其实我觉得矮大紧已经温柔很多了。
早在第一季的时候,他直接在节目里没忍住火力全开臭骂了一位清华博士。
我记得那一期带来的舆论还挺激烈的,男生叫做梁植,是清华的超级学霸,深受学校老师喜欢的博士一枚。
上节目前清华的老师还特意给矮大紧打招呼,要他多多留意这个选手。
结果真的是很留意了。
梁植是个典型的学院派,中规中矩,书念了不少,但就是迷茫,可能他来《奇葩大会》最大的愿望就是几位毒舌老师能给他在就业的道路上指条明路。
可不知怎么的,矮大紧就怒了。
“一个都读到博士的人了,还要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干嘛”这样的问题,所以就是想了一辈子其实啥也没干。”
“你就是北京话说的那种,我干什么成什么,我啥也没干,所以我啥也没成。如果你只是在跟我们絮叨你那普普通通的清华人生,我就准备按铃(请你下去)了。”
“你是清华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我回学校,校长也好书记也好都和我提过你,你今天的表现让我非常失望,你没有拿出一个大名校生胸怀天下的样子。”
“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
“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一席话下来,隔着屏幕都吓到我了,“镇国重器”、“改造国家”、“愧对清华”……这一长串的词,一个个的敲打在我们心上。
当时其他几位导师也没有什么反驳的声音,似乎大家都在反思。
有人说矮大紧太偏激了,甚至有点狂。
但是细细想来,他说的也没什么错。
矮大紧这些年的“狂人狂语”没少说过,除了事情发酵后的各种对立讨论外,很少有人能面对面的和他即兴掰扯个明白。
文章的开始我就提到“说书人”这个概念,这三个字其实是最符合高晓松的,饱读诗书,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各种奇闻异事都能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
虽然他不是什么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学者,但是肚子里的那些货就是能让他底气十足。
高晓松学生时代就开始玩音乐,虽然不是经常在台前唱歌的歌手,但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倒是不少,所以他和老狼、朴树这些同时期的老炮音乐人很是熟悉。
在节目里他也丝毫不避讳的经常自黑爆料,甚至还捎带上他的这些兄弟。
“我最惨的时候找朴树借了15万,他就说了两个字:账号!”
“后来朴树也过气了,又给我发了两个字:还钱!”
大家听完哄堂大笑,可笑完之后想想,高晓松真的是很聪明。
看似调侃朴树,却也捧了朴师傅,还能适当的秀一把自己兄弟交情。
看多了《奇葩大会》,看多了高晓松,真的就能看透很多。
他酒驾进过监狱,颜值也不高,但还能混迹在娱乐圈中,让这么多人喜欢,这远远不是运气这么简单的事。
以奇葩自居,那也得有当奇葩的资本。
早年的那些不寻常的经历和这些年一直对自身不断进行知识储备,才让他能这么逍遥自在的活着。
就像矮大紧在安慰曾经是快女的段林希一样:
“心里头装满东西了,这才是真正该做一个歌手的时候,你年轻的时候,那叫唱歌,现在,可以叫歌唱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