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
曾几何时,一个人默默听着这首《青花瓷》时,每次都恍如置身于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似水柔情、温柔水乡。
而这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似乎自己不是从文字这个媒介中得到的,仿佛面前有一幅精美的丹青,缓缓地向你铺展开来。
这样极具画面感又富有诗一般唯美的词,或许只有方文山可以写得出来了。
在最近一期《奇葩大会》上,方文山作为压轴嘉宾登场。当谈到关于歌词的创作时,在场的高晓松是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因为我大概在罗大佑之后就已经很少,看到别人写的东西之后,出现那种需要沐浴焚香的去听一张唱片。”
高晓松表示自己第一次听周杰伦、方文山的歌《娘子》是在一个卡拉OK里,当时他就把别人都轰出去,自己一个人认认真真地把那张专辑里有卡拉OK的连听带看了四个小时。
“给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当方文山介绍过《双截棍》这首歌的创作灵感之后,高晓松讲了自己自从认识到方文山作词功力之后的感觉。
“之前我是很少逼自己写歌,但是自从看到你之后,我花了两个月不出门,我说一定要赶上方文山。但是,我还是没有感觉到,什么时候上帝能够拿着我的手,写出一句,漂亮的回旋踢。”
对于方文山,或许你赞叹他的作词功力,欣赏他创作的歌词带给人的美感,殊不知,方文山能得到现在的成绩,其间走过了多少曲折漫长的道路。
方文山没有显赫的身世、富裕的家庭,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一点一点去打拼积累。
为了维持生计,他很小就开始打工赚钱,捡易拉罐、打工当报童、当高尔夫球童,餐厅里当童工。
而长大之后的他,似乎也没有过一份体面的工作,纺织厂的维修工,百货物流送货司机,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人,他都做过。
对于这些经历,方文山却说,“回忆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如果你没有这个回忆,就不可能会制造或是假装拥有。”
或者是这种对影像、画面感兴趣所致,方文山最初的梦想其实是想用电影来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是由于当时台湾的电影市场不大,很难进入。
“电影是用影像来说故事,那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我想说,文字也可以啊,文字结合音乐也可以用来说故事。”
所以方文山退而求其次,在自己工作之余,通过文字来记录灵感,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写词生涯。
不知不觉中,方文山就慢慢的积累了大概有100首歌。对于这些作品,方文山把它们进行排版整理,分成了一字部、二字部、三字部等,自己做个Logo,印了100份。
之后,方文山就把这个“初代方氏歌词作品集”寄给了台湾的各家唱片公司。
对于当时的方文山,只能以这种单纯的方式来祈祷获得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结果寄出去的作品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方文山只能毫无期望的继续维持着自己的生计,在挣扎中默默地等待。
或许是苦心人,天不负,又或者是命运转盘选择了方文山。这一次,辛运之神似乎降临到了方文山的身上。
漫长的等待似乎让人把时间都可以忘记。不知道已经过了多久,吴宗宪的一通电话,让方文山彻底告别了之前的生活。
“你只是进来而已,进来不代表可以发作品,而发了作品不代表你可以留下来。”
虽然是成为签约词作者了,但这只是接下来生活的一个全新开始。在这段时间,方文山认识了一路陪他风风雨雨十几年的周杰伦。
二人结识之后,在才华上惺惺相惜,在合作上一拍即合。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方文山与周杰伦每次录音的试听带需要一个人拿到唱片公司去试听,然后等待唱片公司的录用。
而方文山不管风吹日晒,骑着一辆即将报废的摩托车游荡在台北的街头,一次又一次将两人的试听带送到唱片公司。
方文山说:“杰伦是我的革命伙伴,杰伦有锐利的眼光,能看出我歌词里的不足。”
而周杰伦说:“我的歌没有方文山是不行的。”
两人就在这种不断地为彼此挑刺,不断地苛求完美的时光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路。
在节目快结束的时候,马东对方文山经历的评价,或许是一种很好的解释,“他有一个电影或者戏剧的梦想,但是,其实他可能内心对音乐更敏感,却不自知。”
就像他曾说过的,“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你只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
经历过越多的挫折,人生才会有张力,才会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