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年 9 月,伦敦哈罗区铁道宾馆酒吧,灯光弥漫、人群嘈杂,舞台上的吉他手想多制造一点噪音出来,于是他用吉他去敲放大器,结果吉他有点开裂了,他接着又举着吉他在空中挥舞,结果琴头戳进了低矮的屋顶,他拽下来一看,琴颈差不多快折了。
“瞧你丫闹腾的,这下玩儿现了吧。”台下的听众一阵取笑起哄。
年轻的吉他手急了,索性把事儿闹大一点,于是便将吉他砸的粉碎,一时间,欢呼声、口哨声四起,整个演出进入高潮。
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The Who(谁人)乐队的吉他手兼灵魂人物彼特·汤申德(Peter Townshend),这个事件,后来被《滚石》杂志列为“改变摇滚乐历史的 50 个重要时刻”之一,那把摇滚乐史上第一把被砸烂的吉他现在则被收藏在美国西雅图的流行音乐博物馆。
关于The Who(谁人)乐队,国内的粉丝并不多,但这并不影响这支英国老牌摇滚乐队的地位和影响力。60年代的英国乐坛,除了“甲壳虫”和“滚石”乐队,最有个性、最引人争议的就是The Who(谁人)乐队了。因为乐队的四位成员:主唱罗杰·达尔特瑞(Roger Daltrey)、贝司手约翰·恩特维斯托(John Entwistle)、鼓手凯思·莫恩(Keith Moon)和吉他手彼得·汤谢德(Pete Townshend)都太过叛逆和个性独特了。
他们吸毒酗酒、说脏话,现场的舞台表演更是张狂不拘。他们会在舞台上有非常疯狂的举动和夸张的肢体动作,现场表演一定要把音乐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也会在情绪的巅峰砸碎架子鼓和吉他,被歌迷笑称为砸琴摔鼓的始祖,这种表演风格一直持续到1978年鼓手Moon因过度服用Heminevrin(一种治疗酒精中毒的药物)去世为止,不过他们这种反叛的性格在当时备受英国年轻人的喜爱。
也由此,砸琴这一简单的举动,由最开始完全随机的一个事件,逐渐被赋予了行为艺术的含义,它变成了一种表态、一种隐喻、成为摇滚演出的一个重要仪式,最终形成了一种文化。在 1966 年的著名影片《放大》中,杰夫·贝克就应导演安东尼奥尼的要求,将手中的吉他踩烂。
人们喜欢用“矛盾”两个字来形容谁人乐队,他们的风格自成一派,以音色异常嘈杂喧嚣的个性特征独立于乐坛,并逐渐确立了“布兰顿之声” (A Sonic Brighton)的音乐风格,Brighton是指英国南部海滨小城布兰顿,当时的布兰顿游乐场的音乐特别嘈杂,而The Who的硬摇滚风格刚好符合这种气质,所以被评为布莱顿之声,他们擅长将布鲁斯和摇滚相结合,作品充满着力量、冲突和毁灭性。
1965年,The Who凭藉一曲《I can’t Exp- lain》登上了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之后的几张专辑《My generation》、《The Who’s Sell Out》以及《Magic Bus》都取得了成功。
除此之外,The Who 对摇滚乐最重要的贡献 在于他们创作并主演了摇滚歌剧《Tommy》, 这个在摇滚史上被称为首个成功的摇滚音乐剧,为以后的摇滚乐发展起了很强的借鉴作用,它将主流的歌剧和大众流行的摇滚乐进行了结合,开创了流行艺术更为广泛的领域,歌迷称其为“一张专一部剧”,讲述了一个叫Tommy小男孩从又聋又哑到万众偶像的逆袭故事。1967 年这部歌剧在纽约上演时,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以后的蒙特利尔摇滚艺术节上, 他们可谓出尽风头。70年代,The Who 作品不断问世,但在专辑《Who Are You》推出仅1个月后,鼓手莫恩由于服用过量麻醉剂身亡,这给乐队蒙上了难以消减的哀伤,昔日雄风难以重建。在1982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后,乐队解散,直到80年代末才重组。
也许The Who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们留下的伟大作品是任何一支乐队都无法超越的。在风云诡谲的摇滚乐坛,他们独树一帜,吸取歌剧的精髓融入摇滚乐,对流行音乐影响颇深。对于The Who,人们的情感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不喜欢其极端的反叛,另一方面又热爱他们强劲的音乐,无论你是哪一种,只需时常缅怀The Who那些牛逼闪闪的作品就够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