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又几天不回家,带着吉他在沙滩边上万一出事了呢,你赶紧电话劝他别在乱来了”!
又来了!真烦!
有这么一个痴迷摇滚乐的弟弟,多次想一吐为快说他痴迷的那部分是最糟糕的,却说不出口,无论怎么样的评价或是引用都是片面的,恐怕换来一句“你说的就对吗?”。
一旦遇到这种是非观问题最后好像怎么都是矛盾偏激的,这种矛盾偏激在各类平台上经常见到,譬如,你在知乎上搜索下“如何看待摇滚?”试试,碍于版权问题,就不截图发图了。
对于热爱了11年的摇滚,见贯了它一直处在巨大的评论洪流中,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小看法,当然不敢盖棺定论什么了,而且还得说:
“以下内容可能有些批判及个人观点但并没有一些文艺缥缈的东西,如果不喜欢这种内容,那就返回吧!”
“尽量不要因为荷尔蒙的狂热而崇拜任何音乐人了!因为真的热爱一个音乐人!他会是一个放在心里被思考的朋友!”。
生活中有一大类自视清高的文艺青年,某种程度上是来源于对某种人事物的狂热崇拜所产生的,例如我弟这类,那就是约翰.列侬及他的音乐。几乎时间里他都一脸拽气带着耳麦视若无人的样子或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常放着约翰.列侬后期曲风比较黑暗激进迷幻的歌曲的人。
家里人不知道还以为失恋了,邻居家没准也发出感慨“至于天天失恋嘛!”。
其实是陷进一种狂热崇拜的泥沼中,深知最怕的是这种泥沼会把摇滚的乐趣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结果就会变成像我之前一样的井底之蛙。
青年时期的人,喜欢根据自我想象满足自己的需求去扭曲音乐家的真实创作情感,甚至是在内心塑造一个完美的神。
其实约翰.列侬有可能真实的本身远不如是你觉得那样,你要喜欢他不如了解下保罗.麦卡特尼怎么看他,也听听看乔治.哈里森或是吉米.亨得里克斯等他身边的人再回来听听看有什么不同会让约翰.列侬更加真实的存在。
至少这个时代还是不少人坚持真实比虚幻重要的。
我当然无法评价约翰.列侬的音乐对摇滚乐迷而言更多的是一个宣泄的窗口还是一个陪伴的朋友,环境所不能提供的条件下,情感的缺失需要依靠大量的音乐作品来填充开阔是理所当然的。
就像约翰.列侬的音乐对我而言的其中之一是一种所处环境没有的可贵情感的体会来源,记得15岁时第一次听到Imagine这种博爱的情感时,幼小的内心被撑爆了,这也许是我目前还算是个好人的原因之一吧。
但必须说,那个情感是约翰.列侬的,是他的环境他的时代他的经历的总和而创作出来的音乐。
有什么理由感化成自己的高尚,那未免太不劳而获,自视清高的文艺青年某种程度上就是把这种不劳而获当成藐视其他人的成本来换取自身的优越感,但有品位没才华的人不配自视清高,不然以后可能会变的很谦卑的,有才华的人自然不会自视清高,这都因为音乐世界太大了!
约翰.列侬已经死了47年了,在某种解释上,人的存在形式不仅是物质,还有客观的意识存在。譬如把约翰.列侬所有的音乐都听了,所有的视频,言谈举止都反复的看了,借助这些感受带来的经验形成了认知。虽然这么说挺欠揍,但某种程度上约翰.列侬对你而言是活着的。他活着的真实甚至要比身边朋友活着的真实要更加真实,现实存在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具象化,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是用来欣赏的好朋友,狂热崇拜似乎有些弥漫着荷尔蒙的味道,另一面又似乎与真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感才有的,那样多少会让人觉得其实是因为不够了解或真正喜欢而产生的,不好听点就要用到“伪XX”这个词了。因为经常性看到有些乐迷间的相互诋毁,自我标榜,这样很容易被扣上消费它的帽子。
我想起崔健说“我不愿意待在神坛上,我觉得很不舒服,你喜欢哪里,那你去吧,我反正再也不愿意坐上去了”。
“摇滚乐挺有讲究的,有思考的作品是经典,有情感的作品是品味,有情绪的作品可能只会带来低俗影响”
有些人擅长在作品中表达情绪,这方面会重些,在心理学上,情感与情绪是两种定义。简单的说情感是经过岁月感悟而积累下来并不轻易流露的个人内心历程,相对成熟而稳定,长期积累下的情感构造了一个人的态度。而情绪是短暂而冲动的反应,短时间的情绪难以转化成情感,这样的作品并不能尽可能的体现出音乐家的真实度。
对于摇滚,至少一定意义上没有足够的情感不形成态度,反过来说摇滚有一方面是无限靠近真实的态度表达,如果仅是这几天有感而发的歌曲表达,很多可能再过几个月就不认同这种表达了。
又或是摇滚歌手在台上表演砸琴讲脏话骂娘,用这种表现来表明“态度”的话,叛逆期的人会更容易的误以为这很酷就是摇滚的体现而去模仿作为标榜的话,这样形式化的表演难道不是把摇滚往流行乐的道路上拖去吗?
(哦,对不起,流行音乐,子弹又射到你)
难道摇滚很容易吗?可是我们了解的大卫.鲍伊不容易,崔健不容易,黄家驹不容易,鲍勃.迪伦不容易,帕蒂.史密斯也不容易。至少像他们这些多年经历过一些“鬼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悟又或者是因为对时代背景社会动荡而创作的作品,怎么能让一些用单一的“狂拽酷炫叼炸天”的东西来替代呢?
比如崔健,与其被荷尔蒙所接受,倒不如被思考所接受,毕竟他的音乐有很多维度,每个时间段的作品似乎都有每个时间段的烙印。像1991年的《一块红布》:
“我感觉你不是铁,却像铁一样强和烈”
如果仅是强硬态度的曲风给了你某种坚定的勇气或是内心压抑的释放而崇拜崔健的话。
崔健可能会问:“那我在表达什么你听到了吗?”
回答:“炙热的爱情”
我想这对创作者来说可能是最难过的事了。
崔健只是个例子,所有伟大的摇滚音乐家都一样,以热爱摇滚为名义的青年,可以的话还请您慎重这样的崇拜,可能只是迷恋摇滚的外衣而已,这似乎没有什么理由称得上摇滚乐迷的!
在音乐上,摇滚是一个挺庞大的体系,它存在的多维度跟其他音乐可能有些不太一样,也涉及到时代,社会背景,人文表达,商业发展,摇滚音乐人个人情怀等等的因素。
它给于人们也许是情绪释放的窗口,情感的归属,对于表达它的人而言可能是最好的工具。
对于摇滚的未来,个人有个不成熟的小小看法,其中一面是它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人们叫它“后摇”,更多的倾向器乐演奏,这似乎意味着它已经渐渐在回归音乐本身,抛弃一些现有的东西而去发展更严肃的理论系统。
这样的话摇滚的百年之后有一种可能性会像爵士乐发展史一样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音乐,欣赏门槛变高,而被我们的儿孙那代所远离的音乐,爵士乐成了摇滚的前世今生,而我们这群人就成了冥顽不顾的老不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