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三方作者投稿,作者JohnnyZhu。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是两方的脑残粉肆意神话自己的偶像,把他们称为“世界四大乐队”“世界十大音乐鬼才”,贬低其他人;有人拿出所谓的数据和证据论证其中一方更伟大;有人拿出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证明其中一方对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影响更多。你怎么看呢?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该如何去探讨?遇到偏激的人如何应答?
如果仅仅就这个问题来简单回答,答案当然是周杰伦影响大。
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自从1972年 李双泽倡导“唱自己的歌”,华语乐坛开始产生规模性的创作者开始至今,如果用一个人的名字代表一个时代 那么应该是这样的:
1970年代 刘家昌
1980年代 罗大佑
1990年代 李宗盛
2000年代 周杰伦
2010年代 我还不知道是谁,你觉得是谁就评论吧。
周杰伦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力是这样级别的人物,即使那另外三位大师和他比较,这样的问题都没有太多的意义,更何况是别人了。
但是我要说的主要观点是:不要因为某人有脑残粉,甚至有数量众多的脑残粉,就否认某人的地位和意义。讨厌脑残粉,就去批判脑残粉的行为言论,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顾事实、不分析差别地攻击,为了黑而黑。
首先,要说的是艺术是从不以销量、排行、奖项来衡量的。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爱音乐,懂音乐的人,你一定会说出几个无论销量、排行、奖项,都不如那些巨星的,但是却使你深深地崇拜、感动于他/她的才华的音乐人。他们虽然不为大众所知,不被主流所推崇,但是他们的作品,是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会让你在深夜流泪。主流的奖项和排行榜并不等于艺术家的价值。
听摇滚的人,起初都会追随比如滚石100、滚石500这样的排行榜,而真正了解了以后,你才知道这些排行、销量、奖项根本不是衡量艺术好坏的充分条件。所以拿排行、销量、奖项、妇孺老幼的知名度来衡量音乐人的孰优孰劣,显然是极其外行的。
第二,beyond是引领许多人热爱摇滚乐的领路人。许多人从Beyond开始接触摇滚乐,顺着这个脉路发现了更大的世界。再回过头看,就批评Beyond不行。客观的评价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以抹黑以提高自己的逼格的做法是不对的。就向许多人胎教一般听着克莱德曼的钢琴,开始了解古典音乐,回过头来指责克莱德曼的音乐弱智、低级,是一样的。我不会拿着博士学位回过头来说我的小学老师是白痴,虽然这个世界比他强的人有很多,但是我依然尊重热爱他。
第三,Beyond和周杰伦完全处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之间差了20年,抛开时代背景的对比毫无意义。就像60年代唱片工业的大幅度进步客观造成了60年代流行音乐的兴盛,但是60年代的音乐人们真的比他们的前辈优秀吗?这一点无法比较。时代和社会因素强力地限制了一些人的影响力。比如在在60年代之前,只有开创流派的大师的名字才能留下来,因为大多数那个时代的音乐人的作品,没有办法大量地完整地被保存下来。60年代之前没有专辑的概念,因为唱片容量只够单曲的长度,所以伟大专辑的排行榜不会有60年代之前的作品。但是并不意味着那些音乐人不行,时代限制制约着他们。
Beyond1983年成立,黄家驹1993年去世。那个时代的香港乐坛是什么样的呢? 那个时代得奖排名在前列的音乐人都是什么类型的呢?
那是一个连罗大佑都要在90年代前后冒着被批商业化的骂名发专辑的时代;那是一个何勇在魔岩红磡演唱会的时候痛骂四大天王的时代;那不是一个靠网络大爆炸的便利可以瞬间火变全国的时代;那不是一个靠演唱会走穴都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
香港被翻唱外国歌的市场占据,原创音乐走投无路。就好比今天靠一句话抖机灵,还是抄的别人的机灵,却比原创的成千上万的文字更受欢迎的网络一般的环境。Beyond要靠拍电影,上综艺节目做小丑赚钱,要去语言不通欣赏力还不高的大陆开演唱会,唱了几首歌,观众走了一大半,还需用蹩脚的普通话翻唱一无所有才能留住观众。最讽刺的是,却在原创如流、高手成群的日本乐坛站住了脚。
这是华语世界的悲哀,是中国历史上一直不尊重音乐家的体现。只有做到顶点的少数人才有点可能靠创作吃饭,只有强行强化版权才能让音乐创作人有口饭吃,这也是华语音乐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离开了这个行业。不要拿周杰伦做反例,因为他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即使如此,都不能保证在只发行唱片,其余什么都不做的前提下养活自己。然而,以此同时,欧美尤其是日本,一个音乐家可以安静地与世隔绝地做唱片,就可以养活自己,同时不用硬着头皮去社交,去上节目,去走穴。朴树们也不必得抑郁症。
让一个音乐人去做那些恶心的事,他就已经不是音乐家了,而变成了艺人戏子。在恶劣的艺术创作环境下,连誓愿做一张双碟唱片的纵贯线,最后也沦为了无限开演唱会赚钱的工具。这个状况,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帮凶。
说完了背景,现在说说Beyond的音乐。
希望只知道光辉岁月、真的爱你、海阔天空的人们,可以静下心来去欣赏,不要因为某些脑残的过分吹捧,使你失去了解和倾听优秀作品的机会。当然如果有些人认为由于某些脑残喜欢,或者大众喜欢,就否定那些作品的话,也是够浅薄。有些人因为自己喜欢的歌曲有一天变成了“烂大街” 就开始气愤。
《Beyond 25th Anniversary》这张精选集是对不太了解Beyond了解他们音乐最好的选择,专辑涵盖了Beyond从开始做地下前卫摇滚、金属,到成名后的流行摇滚,到黄家驹去世后三人乐队的重摇滚。
1980年代初,在乐队尚未成型时期的Brian Attack,Building,带有明显的前卫摇滚风格。Beyond早期的音乐深受King Crimson,Pink Floyd影响。The Other Door,纯器乐演奏,电吉他solo出神入化。
旧日的足迹,钢琴前奏,电吉他独奏,照亮了暗夜长路的方向。黄家驹是一位旋律大师,旋律朗朗上口。再见理想,在坚守理想和向现实认输的一刻迷惘。
“独坐在路边街角冷风吹醒 默默地伴着我的孤影 ”
在穷困潦倒 即将再见理想之时
“一起高呼rock n’ roll …”
阿拉伯跳舞女郎,Beyond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签约了唱片公司。发行了同名概念专辑,除了出色的作曲和演唱,这张专辑的编曲充满了中东异域色彩。昔日舞曲,黄家强推得一手好贝斯。冷雨夜,黄家强担任主唱,雨中送别爱人。
愿我能,黄贯中,创作主唱,当年的演唱会上,还有年轻的梁翘柏和声。逝去的日子,叶世荣的打击乐集大成之作,以前听这首歌给了我对香港的最初印象。
灰色轨迹,我最爱的一首Beyond的歌曲。结尾处木吉他与电吉他,相得益彰,水乳交融。电影《追梦人》的插曲,主题曲为罗大佑写的追梦人,刘德华骑着摩托车,鼻血慢慢流下,吴倩莲从背后抱着他。
Amani,在去肯尼亚采风的作品。每一个爱摇滚的人心中,都有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梦想。大地,国民党老兵重返大陆的凄凉。长城,作于1980年代末。那编曲中吉他的清冽,营造的情愫,再想起我们那伟大古老的祖国和为了理想献出生命的人们。
“围着老去的国度 围着事实的真相
围着浩瀚的岁月 围着欲望与理想”
遥远的Paradise 、祝你愉快,希望家驹在另一个世界快乐。怀念你 、想你,黄贯中扛起了Beyond的脊梁。他们说,如果他们解散了,放弃了音乐的理想,家驹不会开心。不见不散、教坏细路,他们走出了新的路。
2008年出版的专辑《弦续 别了家驹15载》,和The Beatles重做了列侬生前未完成的歌曲一样。黄家强用五首黄家驹生前未完成的作品,找到了黄贯中、叶世荣、刘卓辉、梁翘柏等人完成了这些遗作。
最后推荐Beyond之后,黄贯中的个人专辑《A小调协奏曲》是集硬摇滚、实验、前卫、流行的完美作品。我一直认为黄贯中代表了Beyond后期和至今的精神,这张专辑是近些年华语乐坛摇滚类的翘楚。
黄贯中说:
“Because Of Rock N Roll 你懂不懂 都好
In The Name Of Rock N Roll 不必假裝 好唔好”
Can’t Bring Me Down,屌。他控诉这个这个荒唐无聊盲目的世界,在南极采风的氛围音乐颠倒后,他在他和黄家驹的故事中,写道:
“你的聲音原是那麼近
就似安慰劑撫慰著舊情人”
愿周杰伦青春永驻,用音乐和人格继续影响几代人。
愿黄家驹息止安所,音乐经典与精神永存人们心中。
谢谢你们的天才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告别灰暗,色彩斑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