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作者:阡默。
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节目扭转了人们对古诗词的固有观念和刻板印象,让人惊觉诗歌就在身边,也溶解在油盐酱醋的琐碎日常里。
诗歌作为古人言志传情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下,感受到与先人之间的“心有灵犀”、“会心一笑”。而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他们开始翻唱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让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苦昼短》是一首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歌行体长诗。诗人讽刺了迷信神仙,服药求长生的人,而后慨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李贺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和冥想流动,忽而天神,忽而神话世界,忽而仙道,忽而古人,以急促的节奏交替着,大幅度地跳跃着,一切都使诗的意境画面呈现出奇诡瑰丽的神幻色彩。
如果说在《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的才女武亦殊“满足了很多人对于古代才女所有想象”,那么曲风任侠豪气的燕池则符合听众对于古代侠女的所有描述。燕池空灵的声音与诗文韵脚的契合默契,加之抑扬顿挫的配器,使得李贺诗中描绘的神幻色彩既视感铺面而来。
敬时间一杯酒,让时间同我们一起歇一会儿。听听同时适用于“煮酒”和“煎茶”的《苦昼短》。用一颗匠心,酿一壶浊酒,饮一杯苦茶,寻一分古意。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写冷落凄凉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难以割舍的离情。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更是成为千古之绝唱。
言之不尽,歌以咏之。尧十三运用另辟蹊径的实验性民谣手法,以近似疯癫的戏剧化唱腔重新演绎了这首词,用现代音乐做了一场古典的梦。尧十三以箱琴叙事,起落无痕,却见昨日泪眼如在眼前,万端愁绪从耳边爬上心尖。
歌曲至此还在意料之中,甚至中段的“琵琶”声和京剧念白也让人误以为十三会一直这么“古典”下去,但当诵经和木鱼的敲击在急促的不和谐音中骤然停顿,突然而至的班卓琴却令人如梦初醒。十三的嗓音透出缕缕苦涩,那是酒醒后的悲切自语,只是今时今日,已不见杨柳岸晓风残月。
赠一片山色风月送君走,却难料龙女倾心已付。
《湖光水色调》是戴荃在2014年发行的一首极具中国古风的单曲。这首歌虽然不是翻唱的古诗词,但唯美柔情的歌词却可以与古代诗人的文采相媲美。全篇紧扣“湖光水色”四个字,让八百里洞庭奔来眼底,使三千年往事涌上心头,一唱三叹,令人绝倒。
歌中提到的《柳毅传》是唐代作家李朝威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描写爱情的神话故事,讲述了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
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几番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
戴荃的演绎,没有网络古风的那种浮华,自带一种参透红尘的味道。仿佛在洞庭湖的细雨中撑起戛然而止的回忆,让时隔多年的窖藏,酿成了微醺在无数人耳畔的波光潋滟。
赠一片山色风月送君走,却难料龙女倾心已付。
我只愿逍遥郎儿逍遥去,把酒临风,破落尘世。
勿念,勿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看似随意而出,实则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几个片断以优闲的游兴始,中经溪亭玩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最后惊起鸥鹭。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它不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那样带着富贵之气,也不像《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样带着衰飒之气,而是表现了作者青春时期的野逸之气。
蔡琴,一个与李清照同样有着漂浪侠骨的歌者,相隔千年的牵手,时间似乎在她们的身上毫无意义,如梦似真,令人沉醉。一副画卷,像电影里欢歌笑语的彩色回忆,转瞬就定格成黑白的照片,映着物是人非的现在。
只是不知珍珠泉里的那个溪亭遗址,是否真的是当年易安居士泛舟之地?千年前,那个多情温婉的女子,留下了不朽词篇。千年后,蔡琴用长河般深沉的声音昔日重现。
大音无声,好剑无锋。身在喧嚣的都市,却梦想仗剑天涯的你,一定也有着自己心仪的那首诗词,请静心聆听,就让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带你找回心中那份掷地有声的侠骨柔情。同时也希望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闹和喧嚣散去后,你我都能像这些音乐人一样,靠点滴的努力留住中华民族的根。
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