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北京顺义,一个面容忧郁的中年男子缓步走进了常年都看不见阳光的地下室,他拿出一根绳子,并用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家人们涌入这个狭窄、逼仄的地下室的时候,这个精壮的男人就悬挂在那里,地上摆放着他平日里心爱的架子鼓、鼓谱还有鼓槌。
在这个男人的身后,曾有着数不清的彪炳战功。乐评人张晓舟曾评价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鼓手”、“中国鼓手的鼻祖级人物”。
他叫张永光,还有一个名震摇滚圈的名字“鼓三儿”。
张永光出生在1962年的北京,家里排行老三。这也是后来“鼓三儿”称谓的由来。
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乐器。16岁那年,退伍回来的的他顺利考入中央歌舞团,并在团里担任唢呐演奏。
在《Vista看天下》的一篇采访中,张永光曾说到自己打鼓生涯的开端。21岁那年,他到苏州采风,年纪轻轻的他被一个打小堂鼓的老艺人惊着了。
老艺人双手翻飞,每次敲击都好像恨恨地敲在了围观观众的心上,张永光第一次感受到了鼓的魅力,他觉得这件乐器才能真正宣泄自己生命的张力。
确实如此,接过鼓槌的张永光竟一发不可收拾。板凳、木桶、铁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用来代替鼓的东西,几乎都被他打了个遍。
有人回忆,这个小伙子经常和着录音机里的外国歌,敲坏了不少东西。
这份勤奋也锤炼了他的技术,86年,他与刘元等人组成了ADO。他们与崔健合作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成了不朽的经典。
他曾回忆,当晚老崔就跟着自己的一个朋友去了他家,问他愿不愿意一起搞音乐。张永光本来就是一个豪爽的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那时一个充满朝气的年代,二人的携手很快迎来了他们的巅峰。那场巅峰就崔健1992年的北展演唱会。
面对台下几千观众,张永光神情严肃,他抬起青筋暴起的手臂在奋力挥动手中的鼓槌,在观众连天的叫好声中,几乎掀翻了屋顶!
黑豹鼓手赵明义说,在返场的时后,全场观众除了在叫崔健之外,还在呼喊着另一个名字“鼓三儿”。他无不感慨地说:“这是一个鼓手能获得的最高肯定。”
崔健北展演唱会《一无所有》
有段时间,张永光在无意之中染上了毒品。几年下来,他的身体渐渐被毒品侵蚀,不管是身体机能还是精神状态都变得很糟糕。他就像是一个身中剧毒的武林高手,眼睁睁地看自己一点点失去武功。
他想到了戒毒,那段时间是他最难熬的日子,据说他会因为控制不住毒瘾而撞得头破血流,还会辗转各地的戒毒所寻求帮助。
直到2000年,他才彻底告别了毒瘾。戒掉毒瘾的那天,他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新生命开始了。
五年之后,张永光再次重拾鼓技,在无数观众面前,再次证明了自己无愧于“鼓王”的称号。
那天,他参演了许巍的“绝版青春”演唱会…
许巍《在别处》介绍张永光
那场演唱会算是中国摇滚史上最经典的现场之一,当晚涌入了上万名歌迷。在演唱《在别处》之前,张永光戴着墨镜在振聋发聩的欢呼声中,Solo了一段架子鼓,威风凛凛,一派王者风范。
许巍向全场观众介绍他时,满怀敬意地称他为“良师益友”。
2006年的时候,他又和崔健站到了一起,演绎了一次经典的不插电现场。演出半程,台上的他脱下衣服,露出了结实的手臂。
和这群老朋友站在一起,他上的他看起来格外轻松,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经历了热潮与冷场,人生际遇也是起起落落。但在无数的去留取舍间,他选择了继续摇滚。
阵阵鼓声的后面他笑得像个少年…
后来他选择了离开,有人说他是因为忍受不了现实里深不见底的孤独,也有人说他是因为害怕自己老去,再也跟不上这个时代,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他还是不辞而别的离开了。
在他的追悼会上,陆陆续续地来了他几十年的老朋友。张有待一开口便几度哽咽,王勇带着鼓三儿送他的帽子赶来追思,高位截瘫的梁和平在床上录了一段话,特意托人带到了现场。
那天崔健白衣白帽到场,他演出了一首《从头再来》,鼓声部分正是从鼓三儿张永光以往的录音中提取出来的。当鼓三儿的鼓声一响起,万千感慨涌上心头。除去悲伤之外,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坚韧的力量。
崔健在追悼会现场演绎《从头再来》
到今天,这位鼓王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两年了。逝者长已矣,我们不必再多说,但活着的人更要带着这份坚韧,勇敢地走下去。
我依然记得他的妻子姜昕所说的一句话:“生命是一场交织着悲喜的旅行…你放心吧,我会继续坚持这一切。”
评论